王紹穎
文/王紹穎
小魏是個精神科醫師,猶記得大約是五年多以前,他走進我的辦公室,希望我替他催眠一次,藉由經驗催眠,來作為要不要學習這項技術的決定。
由於都是精神科專業,催眠背後的精神分析理論對小魏來說,已無需我多做解釋,因此我們決定很快開始這次的工作。他告訴我,他不認為自己容易被催眠,但基於好奇心和對我的完全信任,在踏進我的辦公室之前,他的確是有想要找尋一個答案。但前提是,他並不想告訴我他的問題是什麼。
基於小魏的要求,我為他做了「靜默催眠」,也就是在催眠之中,完全不透過語言的交流,在潛意識的訊息之中,深度處理小魏所要解決的問題。
一個多小時的催眠過程,我看見小魏閉上的眼睛流下眼淚,在催眠結束後,他問我說催眠的時間過了多久,我告訴他已經過了一個多鐘頭,但他卻告訴我彷彿只有二十分鐘。由於尊重小魏的個人決定,我並沒有打算問他任何問題,但是小魏卻主動告訴我,關於他的故事。
原來小魏是個獨生子,來自單親家庭,父親因病英年早逝。家中大都是母親承擔家計,一路上求學過程很辛苦,好不容易可以開始工作,生活也趨於穩定,但他卻又受困於婚姻的問題。小魏告訴我,這幾年遇到過幾個適合的對象,但都無疾而終。幾段感情都是走到婚姻前就畫下休止符。他的內心有許多恐懼和擔心,這些情緒如同無形的繭,總是束縛著他。對於組織家庭和擁有妻子孩子這件事,給他很大壓力。因此,他想試著從體驗催眠順便處理婚姻恐懼症這件事情。但由於理智上覺得這個問題很難啟齒,因此才會在一開始不想告訴我。
緊接著他開始描述透過這次催眠,回到小時候老家前的一個公園。他感覺公園裡很寧靜,和小時候的印象一樣,於是他走進公園,轉頭卻看見父親就坐在他的身邊。此刻他又驚又喜,淚水從臉上滑落,他看見父親是如此的慈祥。「感覺我爸從來沒有有離開過,他知道我所有的事,他說他為我考上醫學院而驕傲,他還告訴我他的病是因為當時忽略自己病情才導致延誤,他還說,他很愛我,希望我能夠得到幸福,他還說……」此時的小魏邊說邊流著眼淚,彷彿透過催眠回到小時候,和父親有了一場溫馨的對談,可以確定他得到父親好多的愛。最後,小魏再度回到理智面,自言自語的說著,「原來催眠是如此特別的經驗。」
那次催眠之後,我們各自忙碌著。轉眼間,就過了一年。一年之後,小魏再度來到我的診間,這一次,他拿著一大盒的喜餅,帶著靦腆的笑容對我說,「只有你有喜餅,我是男生本來就不發喜餅的,但是這喜餅一定要送你。對了,喜酒你也一定要來喝……」就在那個瞬間,我好像看見一隻美麗的蝴蝶正在破繭而出,迎向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