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自在】 生命的永續經營與世界的永續經營(十三)

文/慧開法師(佛光山副住持、南華大學講座教授) |2021.08.22
817觀看次
字級

文/慧開法師(佛光山副住持、南華大學講座教授)

人類的活動造成地球暖化與極端氣候現象

在上周的文章中,談到了七月以來,世界各地發生了豪大雨以及嚴重洪患的災變,包括德國、中國大陸和台灣。可以明顯地看出,就地理位置而言,這一種極端氣候現象已經不是某一個地區的獨特情況,而是普遍發生在世界各地的共通現象;就時間頻率而言,也已經不是偶爾隨機地發生,而是愈來愈頻繁且不斷地發生,未來可能會變成大自然的「常態」了,我們人類不但要有心理準備,而且要積極地思考如何因應乃至改變這種情況。

我在更早之前的文章中就已經討論到這個問題,地球暖化造成溫室效應以及全球氣候變遷的現象。其實我們回溯地球的氣候史,就會了解氣候本來就一直都在變遷,因地球的自轉而有日夜的交替,同時帶動了大氣與海洋的流動,地球的公轉產生季節與節氣的循環,地球又受到太陽與月球的引力影響,而有潮汐的變化,這些因素在在都影響地表的氣象以及氣候的變化,這也都是自然的現象。

從中華民族的歷史來看,古時候朝代的更迭也都跟氣候的變遷有或多或少、或強或弱的關係,西方的歷史亦然。然而,從過去這幾千年來以來一直到近代工業革命之前,還不曾出現人類破壞大自然環境的情況。

到了第二次工業革命,情況就有了極大的變化,從一八六一年開始建立工廠提煉石油,接著從一八八○年代開始大量開採煤礦,然後從一八八一年代開始大量使用煤炭與石油,以因應工業製造以及交通運輸之所需,當然也就產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所造成的後果──也可以說是惡果,就是溫室效應與地球暖化,累積到了一定的程度之後,就加速以及加劇了全球的氣候變遷。

除此之外,人類還一直大片開發森林,大量砍伐樹木,不斷破壞熱帶雨林,殊不知森林和熱帶雨林可以消化二氧化碳,釋放氧氣,等於是供給地球呼吸的肺臟,卻未得到人類的愛護與珍惜。人類倒行逆施,一方面不斷製造二氧化碳,另一方面又不斷破壞森林,猶如雪上加霜,等於是讓地球逐漸窒息,終於引發大自然反撲。

全球暖化瀕臨失控,聯合國報告敲響警鐘

八月九日,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發布了睽違七年的最新氣候評估報告,二百三十四名科學家聯合揭露,人類活動是氣候變化的元凶,並且指出地球暖化的速度比先前預估的還要快,已經危險到瀕臨失控的地步。致命的熱浪、巨大的颶風和其他已經發生的極端天候,只會變得更為嚴重,警告在未來數十年、甚至數世紀,世界肯定會面對進一步的氣候紛亂,若不加緊應對,未來將會更頻繁地看到洪水、乾旱、高溫等極端現象。

就在八月九日這一天,美國加州就有五十萬英畝的森林付之一炬;而在義大利威尼斯,聖馬可廣場(St. Mark's Square)的遊客要從高到腳踝的水深涉水而過。地中海沿海國家與西伯利亞近來難以控制的大火就是地球正在展現自然反噬的力量。

IPCC基於一萬四千多項科學研究,在這份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報告中,針對氣候變遷正在如何地改變大自然世界,作出至今最全面且最詳細的描述,也是IPCC首次將各種狀況下的極端氣候現象之出現機率加以量化分析。聯合國的科學家在報告中表示,人類活動正在以前所未有,甚至於不可逆轉的方式改變了地球的氣候,人類對於氣候的破壞性影響是一項事實。如果能夠快速採取行動削減溫室氣體排放,可望限制或減緩部分影響,但影響已經造成,呼籲立即採取行動來對抗氣候變遷。

報告中說,在二○一一至二○二○年間,全球氣溫較一八五○至一九○○年間高出攝氏一點零九度,也使得過去五年(二○一五二○二○年)成為一八五○年以來「最熱」的五年。自二十世紀五○年代以來,包括熱浪在內的極端天氣變得更加頻繁和強烈,而寒冷氣候則變得不那麼頻繁和嚴重,這種狀況「基本確定」。全球海平面上升速度也逐漸加快,在本世紀末可能上升達二公尺,恐導致許多低窪地區滅頂。

報告中說,「明確地由人類活動造成的」碳排放量,已經將全球平均溫度從工業化前的水平,升高了攝氏一點一度。除非人類採取立即、迅速且大規模的行動來降低排放量,否則全球均溫可能在二十年內達到或超過攝氏一點五度(華氏二點七度)的暖化閾值。而溫度上升攝氏一點五度,通常被視為人類可以在不遭受廣泛的經濟與社會動盪下,能夠因應的最大值。

報告呼籲全球要團結一致,在十年內「快速且大幅」地減少溫室氣體,才能阻止全球氣候崩潰,「每一分拖延,都會讓後果與傷害惡化」。

(待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