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畫百寶箱--伯牙和古琴--藝術的奧秘

李蕭錕 |2005.11.09
241觀看次
字級

傳說中,古遠的中國在龍門的峽谷裡有一棵巨大無比的古桐樹,它抬起頭來可以和天上的星星聊天,它的根可以深入盤繞到地底沉睡了千億年銀龍的鬍鬚。有一天,被一位路過有神通能力的術士看中,他用這棵樹做了一張奇妙的古琴,很長一段時間珍藏在某個皇帝的宮裡,皇帝請來的琴師們,試圖在這古琴上彈奏出好聽的樂曲來都失敗了,古琴用輕蔑的噪音回敬這些所謂的古琴大師;古琴不肯被琴師們馴服。

終於,古琴聖手伯牙出現了,他並不急著彈琴,他先用溫柔的手撫觸琴身,感受琴的質地,傾聽琴的呼吸,輕叩琴弦的回響,伯牙善待這張古琴像善待初次見面的朋友,待一切就緒,伯牙柔適的指尖便在古琴朋友的弦上飛舞起來;伯牙歌唱自然與四季,伯牙歌唱高山和流水、剎那間,古桐樹所有的記憶都甦醒了,琴聲中,龍門風雨大作,銀龍乘著閃光飛騰而上,沒入雲間天際,接著,土崩地裂,群山雷鳴作響,曲音高潮迭起,叩人心弦。

皇帝大喜,並向伯牙問取成功的秘訣。「陛下」,伯牙回答說:「那些失敗的琴師們只顧彈奏著自己的歌,卻漠不關心古琴的感覺,而我則隨古琴去選擇古琴的所愛,因此連自己也分不清楚是古琴彈伯牙,還是伯牙彈古琴了。」

這則故事,讓我想起了大學時代教我們畫石膏像的素描老師,他第一堂課開宗明義便說:「別急著提筆作畫,先到石膏像旁走走看看,有必要時,還請同學們用手輕摸石膏像,感覺一下它的表面質感,凹凸深淺後,再回到座位前下筆不遲。」

藝術創作不只是技術的操作,或視網膜的機械反射和複製,在還沒啟動之前,我們的心,手和眼,早已和對象物交流寒暄過了,一旦落筆發絃,自然如泉湧,如雨奔,傾瀉直下,不可遏止了。

真的藝術家其實是伯牙,我們則是龍門的古琴,當美的魔杖碰觸到了我們久違了的心弦,我們久違了的心弦便奇妙的甦醒了。

附圖為筆者淡水觀音山寫生之作,款題「觀音山的美是因為它的靜默無言。」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