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國內近期疫情趨緩,確診及死亡人數明顯減少,指揮中心昨突公布新增12名死亡個案,指揮官陳時中解釋,近期彙整新冠確診死者檔案時,發現自動化程式擷取不完全,連續數天出現零死亡,判定單位察覺有異,而發現程式漏抓檔案,導致部分檔案未轉入,陸續查出有11例死亡個案,會持續修改程式並做檢驗。
5月本土疫情爆發,國內破萬人確診、700多人死亡,一度因為檢驗塞車,確診數必須「校正回歸」。近期疫情趨緩,每日確診數約在10人左右,死亡人數多為個位數,7月底、8月初有8天死亡人數為零。
近日有2例「死亡回歸」,1例為7月23日公布的案7734,於5月26日在家中死亡,後續經過司法相驗,衛生單位雖有疫調,但較晚追蹤後續,並歸檔死亡個案;另一例為8月6日公布的案3021,5月28日於家中死亡,後續採司法相驗,近期衛福部收到資料並公布。
陳時中表示,死亡統計有來自法務部司法相驗、醫院通報、死亡統計檔等,過去由自動化程式擷取檔案,再由人員判定是否為新冠確診死亡個案,因此死亡報告大多會延遲。
陳時中指出,這次問題並非死亡報告延遲,而是近期死亡個案減少,7月23日修改整體程式後,連續數天零死亡個案,判定單位察覺怪異,進入檔案中搜尋發現,這段時間自動化程式漏抓檔案,部分檔案未轉入,陸續查出11案例死亡個案,並非死亡數暴增,會持續修改程式並進行檢驗。
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補充,為整合各個系統內新冠確診死亡數,需透過程式互相勾稽,指揮中心過去僅有衛生單位通報死亡數,近日經過行政程序,獲得權限可擷取司法相驗死亡通報數,但程式更新後,僅擷取到司法相驗死亡數,衛生通報數則漏擷取,程式再度更新,陸續找出11例來自衛生單位的死亡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