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詩大解密】 林泠 〈不繫之舟〉

文/涼兒(惠茹) |2021.07.27
11680觀看次
字級
各位小朋友,你搭過舟嗎?這首詩中,詩人不以船為喻,而是以舟為喻,是否代表什麼涵意呢?你們是否感到好奇?涼兒老師今天要解開同學的疑惑囉!今天,要介紹的是林泠的詩作〈不繫之舟〉。 圖/沛蓁

文/涼兒(惠茹)

沒有甚麼使我停留

──除了目的

縱然岸旁有玫瑰,有綠蔭,有寧靜的港灣

我是不繫之舟



也許有一天

太空的遨遊使我疲倦

在一個五月燃著火焰的黃昏

我醒了

海也醒了

人間與我又重新有了關聯

我將悄悄自無涯返回有涯,然後

再悄悄離去



啊,也許有一天──

意志是我,不繫之舟是我

縱然沒有智慧

沒有繩索和帆桅

各位小朋友,你搭過舟嗎?這首詩中,詩人不以船為喻,而是以舟為喻,是否代表什麼涵意呢?你們是否感到好奇?涼兒老師今天要解開同學的疑惑囉!今天,要介紹的是林泠的詩作〈不繫之舟〉。

本詩首節第一句的「停留」,代表著羈絆、束縛。「沒有甚麼使我停留」,說明詩人年少時期不喜歡被綑綁、拘束的自由生活,也代表對「自我」的追求。「縱然岸旁有玫瑰,有綠蔭,有寧靜的港灣」,玫瑰象徵愛情,綠蔭象徵可以歇息的地方,港灣象徵家中的避風港,從這三句可以得知這都是象徵留戀、牽絆的美好事物,而這些會使人眷戀、安逸的東西,都無法使詩人停留。「我是不繫之舟」點出本詩的詩旨,比喻自己是不受牽絆的船。「不繫之舟」一詞語出《莊子》:「飽食而敖遊,汎若不繫之舟。」意味著船不受繩索拘束。詩人嚮往自己如行經江面的船逍遙自在,表達內心的渴望與追求。

第二節首句,以「也許」兩字,代表目前的「我」處於自由自在的世界,不受任何羈絆,仍屬追尋自我的過程;「太空的遨遊使我疲倦」,意指雖在廣闊的太空遨遊,時間一久還是會感到疲憊;「在一個五月燃著火焰的黃昏」,燃著火焰的黃昏意味著彩霞如燃燒般炙熱眩目,是使人牽繫的美好景象;「我醒了/海也醒了」,前者代表自我追求的覺醒,而「海醒」代表詩人對廣闊世界的追尋,了解現實與理想的差別;「人間與我又重新有了關聯」,象徵從理想的追求又重新回到現實生活中。

「我將悄悄自無涯返回有涯」,表示放下追尋的理想,返回現實。在《莊子.養生主》提及:「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詩人為了追求自由、理想,從無涯返回有涯,但不為江岸種種美好事物所停留,所以「再悄悄離去」。詩人雖暫時與現實妥協,但最終仍回歸自由、不受羈絆的本質,乘著「不繫之舟」奔向對理想及自由的渴望。再深入思考,詩人不以乘載多人的大船作比喻,而是以「舟」為喻,強調自我與個人的決心。而末兩句詩,更展現出考量現實後仍堅持自由的本心,雖無萬全準備,但仍如飄蕩的「不繫之舟」般,勇敢地向現實挑戰。

最後一節「啊,也許有一天──」表示回到現實的想像。「意志是我,不繫之舟是我」,意志為不繫之舟的核心,而意志與形體的結合,加上以意為心的行為,這種不受拘束、自由自在的狀態,近似古文所云「任真自得」,同時也是詩人對自己的期許。「縱然沒有智慧/沒有繩索和帆桅」,智慧象徵划舟者的知識、技能,亦可以代表人為的機心;繩索用以繫岸,更象徵外在世界的束縛、限制;帆桅可用於行進方向。如今上面三者都捨去了,無所欲求的行為,象徵回到純樸的自我,才可自由飄蕩在廣大的天地。

小朋友們,詩人以舟為喻,作為自我追求,不受羈絆的嚮往。你會以什麼物件來比喻呢?換你小試身手囉!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