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疫情三級警戒明天將降至二級,因疫情營收急凍的觀光業,盼能在夏暑迎接旅客回流,但有業者分析觀光業遭重創,低價旅遊已回不去了,甚至因各行各業都受影響,報復性旅遊難以復見。觀光業者若不積極轉型,疫後觀光這條路,會走得很辛苦。
台灣好客民宿協會理事長黃秀惠說,本應迎接暑假旺季的旅遊潮,五月突如其來的疫情讓遊客歸零,「最近都在忙著添購消毒設備,在客人上門前做好準備,這些物品肯定是觀光新常態下的必備工具」。
黃秀惠分析,民宿得降載,改變接待旅客的流程與型態,以往業者單日接五、六組客人,但為降低感染風險,很多民宿一天只接一組客人,或類似「分艙分流」,一層樓只接一組客人,早餐都採「無接觸送餐」,讓顧客自行帶回房間享用。
「低價旅遊已回不去了,這狀況恐怕得延續一至兩年。」黃秀惠分析,在防疫與旅遊之間,若要取得平衡,添購防疫用品已是一筆成本,近似包棟的訂房單價,勢必得調漲。
有知名民宿的單房價原約六千元,因為每日僅接一組旅客,價格調升至約八千元,「短期內價格調升兩成,應是常態」。
樂亞旅行社總經理蔡子建分析,很多旅行社幾個月沒收入,還得付員工薪水,組團出遊成本變高,團費勢必會漲。蔡子建認為,積極改變才能因應變化,強化深度與永續旅遊,才能因應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