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時歡喜】 大暑── 夢涼天地寬

文/林念慈 |2021.07.22
1174觀看次
字級

文/林念慈

連著幾天的烈日驕陽,把小暑燒成了「大暑」。《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中……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大也。」時值三伏天,溼熱交蒸,炎熱已極,宜清補,記得多食桃李等酸物,補充鹽和水分。

俗諺云:「大暑要熱透,才有好年冬。」雖不喜炎夏,但該熱的時候還是得「熱透」,四季善盡其分,才能順利運轉;之後的天氣將愈來愈悶熱,土地也變得潮溼,還會不時出現大雷雨,好在「一擺雨,一擺寒」,待幾場大雨削弱暑氣後,天氣型態便開始向立秋過度,逐漸涼爽起來。

唐代詩人元稹的〈詠廿四氣詩‧大暑六月中〉云:「大暑三秋近,林鐘九夏移。桂輪開子夜,螢火照空時。」大暑來了,秋涼亦不遠,趁著夏夜出來晃悠,螢光點點,月色皎潔,儘管氣溫仍居高不下,但若有一雙懂得欣賞的眼,自然消暑暢意。古籍記載大暑有三候,一候腐草為螢,古人誤以為螢火蟲是腐草變化而成,實是「火金姑」在水邊產卵、孵化;小蟲兒的生命固然短暫,但眾人避暑時.唯有牠迎難而來,為暑熱帶來清涼意,在黑夜裡放出光芒。

在火傘高張的季節裡,蓮花也舉著荷葉,娉婷破水,映日荷花別樣紅,它盛開如烈焰,但骨子裡清熱;不論是腳下踩的汙泥,還是頭上頂的業火,都不能阻止它芬芳十里,整座世間火宅,於它反而是修心之處。有時買上幾朵香水荷花,粉的、紫的、鵝黃的,看它們夜裡酣睡如胎兒,至早晨才款款醒來,霎時間,屋裡的溽溼煩躁都散去,彷彿身在藕花深處,正輕舟搖曳。

古人沒有空調相助,只能自己「追涼」,有人讀書靜心,似乎只要多翻幾頁,便能接近秋的篇章;有人則選擇在庭下納涼,帶上一壺酒,再加上幾排翠竹,以隔絕層層熱浪。詩人醺醺然,仰望錯開的竹蔭,疑惑是誰放進了一彎新月,甚至舉起杯子,想與清風明月同歡,但誰也不肯留下,他只好獨自進入涼爽的夢境,感覺天地更加遼闊。

苦夏雖滯悶,卻也非毫無餽贈吧!像是時間會帶走一些,也總會留下一些。夏有涼風,蓮葉接天碧,最後就連苦味也成了禮物,吃苦清心火,終有一日,高溫的記憶都將得到安撫,化作泠泠水聲。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