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中訊】大腸癌是台灣癌症前三名,長安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醫師王愷晟指出,政府針對五十到七十四歲的國民,提供免費糞便潛血檢查,糞便潛血陽性的人罹患大腸癌的風險比一般人高出二十至三十倍,若結果呈現陽性,要進一步做大腸鏡檢查,避免癌化。
王愷晟表示,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潛血陽性的人做大腸鏡檢查,約百分之五十的人會發現腸瘜肉。如果在檢查時切除,可免除大腸癌的發生;潛血陽性中約百分之四至五的人已有大腸癌,如果可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後續的存活率丶生活品質會好很多。
有患者詢問,痔瘡有可能造成糞便潛血檢查陽性嗎?王愷晟認為是有可能的,且大腸直腸疾病常常和痔瘡同時存在,做大腸鏡是超前部署,目的是要提早發現瘜肉並切除,免於後續發生癌變,千萬不可以認為糞便潛血陽性就只是痔瘡而已。
王愷晟說,有大腸直腸疾病家族史者,和有相關的症狀持續兩周以上,例如大便有血丶黏液、體重變輕、排便習慣改變,以及大便變細、經常腹瀉或便秘、貧血等,更應積極做大腸鏡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