憨山德清行書〈手書遺偈〉 圖/何創時書法藝術基金會提供
文/何創時書法藝術基金會提供
明代憨山德清大師,字澄印,安徽全椒人。十二歲辭親出家,入報恩寺依西林永寧。十九歲祝髮,從無極悟勤受具戒,亦曾從雲谷法會習禪。隆慶五年離開大報恩寺,行腳參學,先到北京訪遍融真圓、笑巖德寶二師。萬曆九年(一五八一)受皇室請,與妙峰福登於五台山舉行無遮法會,為皇儲祈福。法會結束後離開五台山前往山東牢山那羅延窟結廬安居,開始用憨山為別號,修建海印寺。
皇太后遣使送三千金為他建庵居住,當時山東遭災荒,他即建議將此費全數施捨給災民,並且編造清冊。萬曆二十年至京師訪達觀禪師,並與李贄、董其昌諸人交游談禪,成為士大夫上客,太后在此其間曾前後賜金數十萬,大師皆從容仰對。
萬曆二十三年朝中政爭,賜金一事被有心人士刻意曲解,憨山因此被誣以私修廟宇之罪入獄,流放廣東,以頭陀服的樣貌充軍。到了廣東,看遍地屍野,主動收屍,舉行法事。在廣東期間復興禪宗曹溪祖庭,大興佛法。
萬曆四十四年往廬山,結庵五乳峰下,效法慧遠大師專修淨業。天啟二年(一六二二)再入曹溪。隔年示寂,沐浴焚香,集眾告別,危坐而逝。世壽七十八,僧臘五十九。崇禎皇帝曾為其作〈御贊憨山老和尚法像〉云:「耆老和尚,何等行狀?撐持法門,已作棟梁。受天子之鉗錘,為佛祖之標榜。」
憨山大師著作豐富,有《華嚴綱要》、《楞嚴經通議》、《法華經通義》、《起信論直解》、《圓覺經直解》、《肇論略注》、《中庸直指》、《老子道德經注》等,在晚明時期為相當具有影響力的僧人。與紫柏真可、雲棲袾宏並列為萬曆三高僧。書風別具一格,當代書道大家啟功極為稱賞。
藏印:新會梁氏、啓超之印、飲冰室藏、藏之名山傳之其人、梁。
釋文:一念忘緣寂寂,孤明獨照惺惺。看破空中閃電,非同日下飛螢。
展期:即日起~9月26日
時間:9:00~18:00
地點: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本館二樓第二展廳
網址:www.fgsbmc.org.tw
※配合中央防疫措施,全館暫停開放,開館日期另行於
佛陀紀念館官網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