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失控 東南亞掀搶購潮

編譯/潘楠慕 |2021.07.16
4676觀看次
字級
東南亞一些國家已開始使用伊維菌素治療新冠肺炎。圖/法新社

編譯/潘楠慕

一些醫學專家宣稱,抗寄生蟲藥物伊維菌素(ivermectin)具有預防新冠病毒感染,縮短患者恢復期、降低死亡率的潛力。儘管歐、美和世界衛生組織(WHO)均未建議使用,但東南亞的印尼、印度、菲律賓等國家,已出現搶購伊維菌素熱潮。

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在官網宣布,「不應使用伊維菌素治療或預防新冠病毒」;WHO也指出,伊維菌素的療效仍有「不確定性」。對於東南亞國家使用伊維菌素的熱潮,專家指出,原因是這些地區的人口眾多、疫苗短缺、疫情升溫,加上政治人物和有心人士在社群媒體推波助瀾,導致民眾無視健康警告,搶購伊維菌素。

印尼迄今仍對新冠疫情束手無策,在一些專家宣稱伊維菌素「是對新冠肺炎有效的口服藥」後,民眾大量購買這種藥物。印尼國營事業部部長索赫(Erick Thohir)甚至公開呼籲在國內生產伊維菌素,以對抗疫情。

印尼大學醫院抗疫小組負責人普拉托莫(Irandi Putra Pratomo)指出,政治人物不重視科學程序,未尋求專家協助,卻依照民眾要求、個人經驗或未經證實的資訊制定政策,在世界各地多數監管機關提出警告之際,政治人物卻鼓勵使用這些藥物,「並非對抗疫情的明智之舉」。

印度在今年4月和5月時,讓民眾使用「伊維菌素」,結果疫情獲得緩解;然而專家指出,這種用藥方式並非科學化的實驗,並未精確控制實驗組與對照組,無法解釋疫情緩解的真正原因,只能推論伊維菌素可能有效。

專家表示,政府抗疫不力,是民眾搶用伊維菌素的原因之一;菲律賓在6月下旬僅有210萬人完成接種,但全國需接種人數高達1.1億;由於疫苗不足,疫情失控,迫使民眾尋求使用伊維菌素。

FDA指出,使用未經批准或授權的藥物對抗新冠肺炎,是非常危險的做法,甚至可能對健康造成嚴重傷害;在臨床試驗證明這種藥物的效果之前,不建議使用。

一些人士呼籲當局授權使用伊維菌素。圖/法新社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