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作品〈普陀岩中觀自在〉中,觀音菩薩跏趺坐於普陀岩,慈祥高雅,右手持竹葉向下,普度眾生,設色雅致。
圖/王雙寬
文/王瑋名
家父作品〈普陀岩中觀自在〉中,觀音菩薩跏趺坐於普陀岩,慈祥高雅,右手持竹葉向下,普度眾生,設色雅致。
中國佛教四大名山:浙江普陀山是觀音菩薩的道場,山西五台山是文殊菩薩的道場,四川峨眉山是普賢菩薩的道場,安徽九華山為地藏菩薩道場。普陀山之所以成為觀世音菩薩的道場,源於五代後梁貞明二年(九一六),日本僧人慧諤(又作鍔、萼),遊五台山時,見一觀音像莊嚴殊勝,想請回日本供養,豈料船經普陀山時,海中忽湧現無數鐵蓮花擋住前路,舟不能行,如是三日三夜,慧諤驚而禱告說:「如聖像與日本眾生無緣,當從所向,弟子隨從所適,建寺供養。」禱告完舟才開始行進,到潮音洞邊即停住。於是慧諤捧觀音像登岸,張氏漁翁獻出住宅,讓慧諤和尚供像安居,改名為「不肯去觀音院」,而慧諤和尚也成為普陀山的開山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