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人類如何用火

文/鄭可安 |2021.07.08
2130觀看次
字級
同學可能有過這樣的經驗:當朋友轉貼一則很久以前的訊息或報導時,我們會用「已知用火」四個字,來調侃對方資訊更新的速度太慢,彷彿還停留在上個時代。但如果把時間軸推回到久遠的舊石器時代,身為現代人的我們還能不能滿懷自信地說出自己「已知用火」呢? 圖/BOB

文/鄭可安

同學可能有過這樣的經驗:當朋友轉貼一則很久以前的訊息或報導時,我們會用「已知用火」四個字,來調侃對方資訊更新的速度太慢,彷彿還停留在上個時代。但如果把時間軸推回到久遠的舊石器時代,身為現代人的我們還能不能滿懷自信地說出自己「已知用火」呢?

西班牙北部目前保留18處珍貴的舊石器文化洞窟,裡頭蘊含許多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岩畫。長久以來,考古學家都非常好奇,洞穴裡的住民是如何在伸手不見五指的漆黑環境下作畫的?為了解開岩畫之謎,塔布里亞大學(Universidad de Cantabria)的考古團隊深入巴斯克自治區,並試圖還原智人在洞窟裡的用火方式。

根據先前的考古成果,科學家得知舊石器時代主要的照明方式可分為以下3種:



1.以常春藤、橡木、樺木、杜松、松樹等複數種木材製成的火把。

2.以牛、鹿等動物脂肪製成的油燈。

3.用橡木和杜松堆成的火爐。



讀者同學可以先試著想一想,哪一種方法看起來最適合洞窟內的照明?再看看自己的預測有沒有符合實驗結果喔!

封閉環境 濃煙難散



研究團隊分別測試了3種方法的照明效果,發現火把的燃燒時間會根據木材長度而有所不同,雖然火把本身就有將近6公尺的良好照明範圍,但是會影響它的變因太多,稍不注意可能就會熄滅。不僅如此,燃燒所產生的大量濃煙更讓實驗人員難以忍受;油燈雖然只有火把一半的照明範圍,但燃燒較為規律,也不會產生像火把那麼多的濃煙。

那麼如今歐美國家仍在使用的火爐,其效果又是如何呢?雖然只要一直送入木材就可以讓火繼續燃燒,但別忘了,火爐必須要有引出煙的煙囪才能持久運作,在封閉的洞窟裡面蓋火爐,只要短短30分鐘的時間,就會讓周遭充滿嗆鼻的濃煙,火也會因為缺乏空氣的流動而熄滅。

火把易攜 油燈穩定



這麼看下來,3種照明方法似乎各有利弊,火爐雖然火力最強,但不適合在洞窟內建造,移到與外界相連的洞口應能發揮它的效用;火把照明效果好,而且便於攜帶,或許是智人在洞窟內移動時的最佳工具;而穩定燃燒的油燈,則適合用在不需要移動的小範圍照明用途上,例如做手工製品、磨製石器刀。

也許數萬年前的今天,與同學年紀相仿的小智人,在腳邊放著一盞油燈,正愜意的在岩壁上盡情揮灑創意,他們所留下的畫作,成為現今無可取代的世間遺產。如此一想,「已知用火」是不是件很奇妙的事情呢?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