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單多是原形食物 居家肥沒機會上身

 |2021.07.08
1572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報導】三級警戒下,不少企業都讓員工居家辦公,也使得許多人待在家不是躺、就是坐,還會不時開冰箱翻翻食物。

等到回過神,體重計上的數字成為不敢面對的真相。

張小姐說,疫情爆發前每天趕著上班,通常都是飯糰配豆漿,或麵包配上熱拿鐵,中餐跟同事一起訂便當,下了班就買碗麵果腹。自從居家辦公後,每天吃又油又鹹的家常菜,可能回辦公室後,同事都認不得她了。

她開始認真檢討三餐內容,早餐改吃燕麥片加鮮奶,午晚餐則是吃燙青菜、新鮮水果,再搭配適量的蛋白質及澱粉,秉持選擇原形食物的原則,沒想到居家辦公一個月,體重居然不增反減。

膳食纖維、優質蛋白

都是好選擇

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營養師黃琳惠檢視張小姐的飲食搭配,認為早餐用燕麥搭配鮮奶確實是好選擇。黃琳惠說,不吃早餐會讓注意力難集中,影響辦公及學習成效,還容易造成肥胖。

她表示,澱粉選擇盡量以低升糖指數的食物為主,例如早餐的燕麥片就屬於這類食物,或是選擇全麥吐司或雜糧饅頭,也可以選擇帶皮地瓜,血糖波動不劇烈,就比較不會一大早就昏昏沉沉。

建議增加早餐的蛋白質比例,選擇高優質蛋白質,例如無糖豆漿、低脂鮮乳、水煮蛋等,取代一般人常吃的米漿、奶茶、炒蛋,降低油脂及糖分攝取,若能再搭配一些蔬果,營養會更均衡。

黃琳惠分享自己的早餐食譜,將大燕麥片六湯匙加入一小匙無糖可可粉,以熱水沖泡淹過麥片高度後,倒入低脂鮮奶,製作成「可可燕麥飲」,再搭配美生菜約一百公克,彩椒約五十公克及小番茄十顆,撒上綜合原味堅果一湯匙,以油醋醬一湯匙調味,做成「堅果沙拉」,這樣的一餐就有飽足感,熱量只有約四百五十大卡。

中餐可以改吃足量的澱粉及蛋白質食物,讓精神及體力充沛,尤其選擇含膳食纖維較多的主食,像是五穀飯、糙米飯等,含有白米所缺乏的B群及微量元素,選擇少油及少勾芡的烹調方式,更能吃進食物的自然原味。

油炸勾芡、加工調味

最好都避免 

黃琳惠認為,三級警戒下的居家辦公,並非造成人們發胖的元凶,這段時間少了應酬,反而才是減肥最好的時機。

她建議居家辦公的上班族,晚餐最好以清淡的烹飪方式,不會吃進過多熱量,還能促進腸胃蠕動。黃琳惠建議外食族,喜歡吃西式早餐的話,可以選擇蔬菜蛋堡,或請早餐店老闆娘把抹醬改成番茄片,熱量瞬間就少五十大卡;中式早餐則要避開燒餅、油條、酥餅等含油量高的澱粉,改選擇雜糧饅頭夾蛋、清粥小菜,飲料則以無糖為主,像是豆漿、鮮奶茶、黑咖啡或茶飲。

午晚餐若選擇平價小火鍋,可以請店家不放加工火鍋料,改成青菜及豆腐增添飽足感。選擇麵食類,則是改成多點盤燙青菜,避開勾芡重的湯品,例如酸辣湯、玉米濃湯等,改喝青菜蛋花湯,能夠減少澱粉的攝取,便當店可以選擇煎、煮、炒、滷的主菜,避開油炸食物,同時請店家多搭配青菜,再準備水果讓搭配更均衡。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