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禍得福 】宅家好日子

文/林月鳳 |2021.07.06
1591觀看次
字級

文/林月鳳

宅居生活一段時間才體會:「我們不會擁有什麼就幸福了,也不會缺乏什麼就不幸了,我們完全有主宰幸福與否的能力。」

我們兩老與兒子一家分居兩地,原本兒子上班後,媳婦帶著兩個孫女,大的剛上幼兒園,另一個每天都會安排外出活動。如今停課宅居,我們除了視訊,彼此祝福之外,也無從幫忙。

媳婦說,每天足不出戶,連大樓內的各項設施都停擺,所以乾脆把露營床墊放在客廳,讓孩子們假裝在家露營;由電話裡傳來止不住的彈跳聲響,就能感受到她們的興奮。第二天,媳婦傳來孫女在浴室比賽撈魚的畫面,水盆中入放橡皮筋、塑膠魚片,讓她們用湯匙撈起,訓練小肌肉的操控。

到了第三天又有新花招,實在佩服媳婦創意無限。我們頻頻按讚的同時,學中文的阿公更祭出背唐詩的獎勵辦法,「禮聘」媳婦為指導老師,只可惜小的完全不解風情,在鏡頭前直呼:「我不要處處聞啼鳥啦!」

這陣子雖然缺水、缺電、缺疫苗、缺群聚,但是我卻看到自己有健康的身體可以儲水、提水、養花澆菜,省水生活固然不便,可是竟然樂活了一園植栽,並再度重拾起小時曾經熟練的手洗衣服。

衣服洗好後,外子就上前幫忙脫水、晾晒,就像吃過飯我去洗碗,他也會幫忙烘碗、收拾一般,算是小規模的「患難見真情」。更意外發現,跨出舒適圈能牽引彼此的動能,並在疫苗未到前,練就增強自己的免疫力。

沒有外出,也沒有人會來串門子,不用應酬,就不用化妝也不用上美髮院,不用在選衣服上傷腦筋,可以穿著家居服自在一整天,敷臉也不怕嚇到人,真好!如何「因疫得福」,從缺看有,完全在自己的一念之間。

所有以前荒廢閒置的健身器材都再度獲得青睞,站在家中地下室的垂直運動器材上,背完兩遍《普門品》,再細數這些年自己購入的養生健身器材,室內自行車、泡腳桶、電動腳底按摩器、搥背機……才體會到當年年輕氣盛,回娘家時常對父親抱怨:「你怎麼買這麼多亂七八糟的東西?」是多麼的忤逆不孝。誰都怕衰老啊!要懺悔的,何止是沒有歲月可回頭!

在書房,面對一牆面的書,隨意拿起一本,一看就是一兩小時,享受山中無甲子的寧靜。孤獨沉思,卻能伴隨著全宇宙,因而一點不寂寞,此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溫故知新」,就不只是說說而已!

據統計顯示,傳統市場是傳遞疫病的最大溫床,所以沒有外出補貨,正好消化乾貨,蘿蔔乾、長豆乾、梅乾菜,全都出爐。宅配的冷凍食物分批解凍,後院自栽的九層塔生長正旺,茄子也發育得飽滿光鮮,精心調配後,就是一桌久違美食。

時間充裕,正好摺疊冬衣收藏,今天安排整理相片、明天欣賞整理集郵冊,中午一場線上誦經、晚上一場網路學習。慶幸3C產品讓我們心心相連,一會兒兒孫們視訊送暖,一會兒同學朋友互道天降甘霖喜訊,這是居家防疫也隔離不了的情意。

感恩第一線作戰的醫護及警消,還有各行各業,雖盼疫情快快止息,但是這種因疫得福的日子,若能深切自求自然能感得多福,結算起來其實也不算虛擲光陰!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