鴞鸚鵡 傻鳥有傻福
圖/怪醫鳥博士
文/怪醫鳥博士
鸚鵡,大家都很熟悉,但你知道有一種鸚鵡是不會飛的嗎?在紐西蘭的森林裡,住著一種特別的鸚鵡,因為其臉部羽毛分布跟貓頭鷹的很像,所以又被稱為「鴞鸚鵡」!鴞鸚鵡的英文名很可愛,叫做kakapo,這是從毛利語來的:kaka是「鸚鵡」的意思,po則是「夜」,這種鸚鵡是夜行性動物!
Kakapo不僅名字可愛,牠也是世界上唯一不會飛的鸚鵡,鴞鸚鵡喜歡用爬的,上樹吃各種果實。鴞鸚鵡為什麼不會飛?因為鴞鸚鵡也是世界最肥的鸚鵡,牠的體重可達4公斤,翅膀退化到只有從樹上跳下時才派得上用場。
放棄飛行 特殊求偶
「不會飛」跟「不想飛」很有可能是因果關係,至於為什麼鴞鸚鵡不想飛了?因為牠的祖先到達紐西蘭時,除了老鷹幾乎沒有天敵,食物又充沛,長期演化下來,根本就不需要飛行能力。這一點跟已經滅絕的渡渡鳥歷史,幾乎一模一樣:放棄飛行,走向以體型取勝的演化路徑!
原本這樣的策略沒問題,但是不幸的是,人類來了!鴞鸚鵡鮮美的肉和異常柔軟的羽毛,為毛利人所喜愛。毛利人遷徙至紐西蘭後,對人沒有警覺心的鴞鸚鵡,很快就被大量獵捕!「擁有鴞鸚鵡披風還不斷抱怨寒冷」,這諺語就是用來形容貪得無厭的人;加上人類帶來的貓、狗和老鼠,19世紀時紐西蘭北島就找不到鴞鸚鵡了!
鴞鸚鵡在求偶期有著獨一無二的行為:雄鸚鵡會群聚並在地上作出下凹的舞台,再發出低沉宏亮的叫聲,利用這凹洞反射,聲音可傳達數公里,吸引雌鸚鵡前來。
但這個行為也容易吸引獵捕者找到牠們,鴞鸚鵡遇到敵人時的反應常常是「123,木頭人!」動也不動。
毫無招架 百姓伸援
這招原本用來應付老鷹很有用,但遇到肉食哺乳類根本是找死!所以鴞鸚鵡很快的就從原來的百萬隻,降到了極度瀕危的幾十隻。科學家多年來試著繁殖、復育牠們,但是成效緩慢。
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鴞鸚鵡的呆萌反而救了自己!事情是這樣的,這種鸚鵡呆到會把其他動物當作交配對象。一隻名叫斯洛克的鴞鸚鵡,在拍攝影片時,試圖把科學家的頭當作「另一半」求偶。
這舉動太有趣了,影片被大量轉發,也引起民眾關注鴞鸚鵡,紛紛捐款給保育基金;加上科學家們用各種現代科技幫助牠們繁殖,鴞鸚鵡終於從50多隻復育到200多隻,並且被送往沒有肉食動物的離島上。
希望這種可愛鳥類,能夠在這些島上順利繁衍,千萬不要變成渡渡鳥第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