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書緣
佛陀在羅閱祇耆闍崛山中時,有一天傷風患病,醫王祇域為佛陀診治,用酥酪雜合三十二種藥,讓佛陀一天服用三十二兩。當時提婆達多對佛陀心懷嫉妒,聽聞佛陀服用藥酥,想要和佛陀一樣,於是命令祇域調配一樣的藥酥。
祇域無奈之餘,為提婆達多和合藥酥,說:「一天只能服用四兩。」提婆達多問:「佛陀一天服幾兩?」祇域回答:「佛陀一天服用三十二兩。」提婆達多說:「我也要一天服三十二兩。」祇域說:「如來身與你不同,你如果服用過多,病情會加重。」提婆達多說:「我的身體和佛身沒有什麼差別,可以消受一樣分量的藥酥。你只管給我藥,不必過多擔心。」
祇域只好把藥給提婆達多,提婆達多仿效佛陀,每天服用三十二兩,因體力不足,無法消轉過多藥性,藥力在體內筋脈流轉,全身肌肉關節疼痛,病痛加深,最後心性昏亂,神志不清,只能在床上呻吟叫喚。
佛陀心生憐愍,運用神通,伸長手臂,遠遠地撫摸提婆達多的頭。提婆達多體內的藥性即時消散,苦痛消除,睜眼一看,是佛陀為他消除病痛,馬上譏諷:「世人多不承用悉達多的術法。」
阿難聽聞兄長對佛陀的不敬之語,跪在佛前,對佛陀說:提婆達多不識好歹,佛陀慈悲憐憫,為他去除病痛,卻口出惡言,讓人無法釋懷。為何提婆達多不顧佛陀愛護之恩,卻常對心生妒忌,口出惡言?
佛陀告訴阿難:提婆達多不只現在心懷不善中傷我,過去世時也常以惡心殺害我。過去無數劫時,閻浮提有一座波羅㮈大城,國王名叫梵摩達,惡心善忌,凶暴無慈悲心。
有一天,梵摩達王夢見一隻全身金色皮毛的奇獸,毛端發出金色光明。梵摩達王醒來,心想:「世上必有像我所夢到的金色奇獸,如果可以得到牠的皮毛,那是多好的一件事啊。」於是梵摩達王召集所有獵師說:「我夢見一隻全身金色皮毛的奇獸,毛端會發光,命令你們去尋找捕捉。如果有誰捉到,把獸皮取回來,我將會重重賞賜,足夠讓你們子孫七代無憂;如果捉不得,就滅你們七族。」
獵師們無計可施,非常煩惱憂愁,大家商討:「大王所夢到的奇獸,有生以來,沒人見過,如果捉不到,違逆大王的心意,我們所有族人必死無疑啊!」其中一名獵師說:「不如我們找一個人前往追尋獵捕,以保大家性命。」於是共同推舉一人,勸說:「請你盡全力去追尋獵捕,如果平安歸來,我們將所有財物饋贈給你;假如你不幸遇難,我們也會將財物交給你的妻子。」獵人心想:「這辦法可行,為了大眾,我應當拚命前往。」於是獵人冒險而去。
因為正值盛暑,獵人行走一段時間之後,糧食飲水用盡,身疲力竭,全身暑熱,即將脫水而死,忍不住悲傷呼救:「有誰可以慈悲哀憫救度我啊?」當時山澤中有一隻奇獸,名叫鋸陀,全身金色,毛端發光,遠遠聽到獵人求救,心生憐愍,為獵人去除暑熱,並拾取野生菓蔬給獵人食用。獵人體力恢復之後,心想:「這隻奇獸,正是大王所想要的。然而牠剛剛解救垂死的我,我尚且無法報答救命之恩,怎可以殺害牠?可是如果不捕捉牠,所有獵人親族都將性命不保啊!」
獵人心中悲傷,面露哀戚。鋸陀看到獵人面露悲傷,問:「你心中有什麼不快樂的事?」獵人低頭悲泣,說出心中的痛苦與為難。鋸陀說:「不必憂愁,你可以得到我的皮毛。我過去世無數的生死輪迴,不曾因修福而捨身,今天終於可以圓滿願望了。我甘願捨棄這一身毛皮,救度你們所有人的生命,但請你不要傷害我的生命,我將毛皮布施給你,心無悔恨。」
剝皮的當下,鋸陀立誓:「我今天布施毛皮,救度所有獵人的性命,以此功德,回向所有眾生,願都能成就無上佛道,安住涅槃。」發願之後,三千大千國土震動,天界宮殿動搖,驚動天人,看見鋸陀剝皮布施,於是從天而降,散花供養,涕淚如雨。
剝皮之後的鋸陀,全身血肉模糊,而且有八萬蒼蠅螞蟻諸蟲,密布全身,唼咬牠的血肉。鋸陀想回洞穴,但恐傷害身上的生靈,只好忍痛不動,將最後的身肉布施給所有生靈,命終生天。
佛陀說:阿難!當時的奇獸鋸陀,就是現在的我;梵摩達王,就是現在的提婆達多;而那八萬諸蟲,就是我成佛初轉法輪,八萬得道的天人。
阿難尊者和與會大眾,聽聞佛陀所說過去世的因緣,感動惕勵,勤修佛法,有得到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果,有種下辟支佛因緣,有發無上菩提心,有住不退轉地,皆歡喜頂戴奉行佛陀教法。
──節譯自《賢愚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