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園荷花塘邊的小水池,本來常能見到翠鳥,吸引攝影家或攝影愛好者搶拍其美姿。圖/晞林
文/晞林
植物園荷花塘邊的小水池,本來常能見到翠鳥,吸引攝影家或攝影愛好者搶拍其美姿。
唯最近3年,植物園旁的國立歷史博物館正在整修,竟日敲敲打打或電鑽穿牆,猜想震耳聲響大概干擾到翠鳥的心情,這兩年多來,很少再看到翠鳥的身影。直到史博館工程近尾聲了,終於在小池的石頭圈籬上,再度看翠鳥的身影了。
想用手機拍翠鳥,說起來並不容易,因為翠鳥有「藍色的巡弋飛彈」雅稱,小小的身軀,一下子如飛彈似地竄飛水面,嘴喙一點,抓到小魚後,倏地又飛到池旁的黃槿樹叢裡,再也不見身影。得要有耐性,才能幸運等到牠賞光露臉。
分別翠鳥的性別,最大不同就在於嘴喙。雄性翠鳥的喙是黑色的,雌性翠鳥的喙下半部是淡紅色的;看來,今天拍到的是一隻公的翠鳥囉!但不管雌雄,翠鳥再現,總是好事,表示植物園生態的環境,已逐漸恢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