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讀城鄉】 N24台北方舟

文/丹青 |2021.06.16
1376觀看次
字級
「N24台北方舟」提供欲發展區塊鏈的企業進駐。圖/丹青

文/丹青

台北市產業發展局近年來利用政府閒置公有土地或建築,結合民間資源,打造許多產業創新育成基地,成為指標型的都更計畫。目前共有二十四處基地,其中十五處已營運,八處規畫中。最近營運的一座,是利用松山、南港間的舊台電中心倉庫改建,並配合北市府「東區門戶計畫」,於二○二○年十二月底落成,以「區塊鏈」技術為主題的金融科技創新育成基地「N24台北方舟ARK-TPE」。

N24台北方舟為台電中心廢棄拆除廠房改建,依據後現代辦公空間概念打造的新建築,還保留部分灰鏽、斑駁與混凝土結構,以承接其歷史精神。目前N24台北方舟已成為南港區與瓶蓋工廠並列的創新基地和建築美景之一。

此建築有諾亞方舟收容、領航向前、傳承未來的意涵。外側以三層式天梯迴廊,串連整棟建築軸線;屋頂設計為北向,以引入輕盈的光源,這樣的設計空間提供進駐產業與辦公者可隨處駐足思考,進而產生創意聯想。

所謂創新育成基地,與許多大學設立的創意育成中心類似,即在一個企業初生時,資源還未豐富,創意或許不足,也或許自我管理能力不足,容易受外界競爭的影響而夭折,因此它需要一個類似孵化器的輔助單位來幫助它成長。

其概念源自一九五九年,約瑟夫‧曼庫索在美國紐約州的貝特維亞建立世界第一個育成中心。曼庫索在一九五六年,見到當地大型設備製造商Massey Ferguson公司倒閉後,只留下一棟大樓和失業工人,他便利用這閒置大樓,分隔成許多小單元,分別承租給小企業,並提供共享辦公場地及融資和諮詢服務,同時也連結各小企業的合作,促進承租企業者的成長。

台灣的大學設立育成中心,是由教授和研究生在實驗室研發設計,然後由企業以資金輔助,最後可導入商業價值。至於社會上的創新育成基地,基本上是由工研院發起,最後縣市政府的產業局等單位也開始投入。台北市產業局已協助資訊通訊科技、AR/VR/MR、綠能/智慧汽車、自造者(Maker,即位於本版介紹過的南港瓶蓋工廠內)、時尚文創設計等為主題的幾處創新育成基地。

「N24台北方舟」提供欲發展「區塊鏈」(包括數位貨幣及如何在商業網路中促進紀錄及交易或追蹤各種有價資產的技術)的企業進駐,透過基地提供的場地,形成產業聚落,並舉辦一連串的共創工作坊、智慧零售場域等,帶動產業,加速創業成功。

讀者若經過南港市民大道的「N24台北方舟」,除了欣賞這有棟創意建築外,亦可了解它設立的目的。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