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賽夏客
世間事千絲萬縷,想藉酒澆愁,愁更愁;想一笑泯恩仇,又需要何等的修為與灑脫?把複雜的事情簡單化,是一種智慧與圓融,但是要化繁為簡,也非易事,若能回到初心,簡單過生活,自然無往不利。
美國聖安東尼奧電影節,每年都會蒐羅來自世界各地嶄新、原創的電影作品,去年《初心》紀錄片名列其中,受到國人的關注。片名取作《初心》,除了對應多年前江振誠的個人自傳,也流露近幾年他走在廚師這條路上的心境,「從拚了命追求最極致的完美與榮耀,到最後發現『完美』的最後一塊拼圖,不是功成名就,而是放下,一種回盼初心,內心滿足的快樂。」
江振誠曾說:「初心是溫柔的提醒,是回到原點,是我們思考人生的意義,也是最單純快樂的來源。」當事情來了他都能全力以赴,而當他決定結束時,「讓自己歸零,重新開始。」他的行事風格就是如此簡單、豁達而純粹。
人的欲望是無窮的,登了一山還望向另一座高山;賺了第一桶金,就想累積第二桶金;有了財富後,就想出個名,出了名,就想名利雙收。在有限的生命長度裡,去追求無止境的虛榮,必然窮於應付;若能回到初心或將得失歸零,就能嘗到簡單的幸福。
有一位課講得很棒的教授,他像似跟不上時代,不需為他準備現代科技的投影機,只用一塊黑板和粉筆,邊講邊寫,講者很投入,唱作俱佳,聽者如痴如醉。他喜歡手寫黑板,學生也很專注抄寫,手有溫度,會傳遞著情感的訊息;反之,用PTT檔教學,燈光一暗,老師的聲音剛好成了催眠曲。雖然科技為人們帶來便捷,但是五官遲鈍了,效果必定打折,還不如善用傳統教學的熱情,化繁為簡,讓學習更有趣。
退休後,有次我回到生長的貧窮故鄉,看到昔時巷弄裡一家簡樸的麵店,忍不住走了進去。老闆兩夫婦笑容依舊,只是背駝了,手腳鈍了,髮色白了,顫巍巍地端出一碗雜菜麵,跟以前一樣,灰撲撲的粗碗裡,混雜著便宜的豆芽菜,香味撲鼻而來,啟動著我初始的味蕾。食畢,付了錢,還流連再三,左顧右盼,慢慢勾勒出兒時的記憶,懷念之情盈滿胸臆,更懷念兒時簡單的幸福。
熱浪滔天,冷氣機嗡嗡地運轉,我喜歡在床上鋪一張竹蓆,窗戶全開,一支立扇輕輕地吹拂,送進窗外的自然風,趕走屋內的熱氣,睡前輕輕地搖著蒲扇,不知不覺睡著了,那也是簡單的幸福。朋友笑我說:「有冷氣不享受,還過著原始人的克難生活,會跟不上時代喔!」其實,他不懂,我正享受簡單無負擔的生活。
精緻食物吃多了,把胃口養得很刁,掌廚者絞盡腦汁,還是很難迎合家人的口味;此時,鄰人送來一袋地瓜,老公一時興起,煮了一鍋地瓜粥,佐以脆瓜、豆腐乳和燙青菜,全家人胃口大開,吃到鍋底朝天。一餐簡簡單單的吃食,感覺五臟六腑都輕鬆起來,負擔少了,幸福感油然而生。
簡單過生活,讓我找回兒時的快樂,不必與人競逐長短,也不須花大錢去滿足無窮無盡的欲望。反璞歸真,與萬物共存共榮,那是發自內心的幸福,又何來煩事掛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