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俗探源》賢內助的條件

◎姚儀敏  |2007.10.04
382觀看次
字級

據《說文解字》所說,妻子負有「持事妻職」的任務,她的職責主要在於操持家務;持事的範圍,也僅限於家庭之內。故古代稱女子出嫁為「執箕帚」,一般稱妻子為「內助」,可見「求內助」、「主中饋」的確是娶妻的主要目的。

在自給自足的周代社會,日常吃穿器物多靠自己製作生產,平民女子從小就得學習養蠶取絲,刈麻織布,否則嫁不出去;而貴族女子,到了十歲也不再外出了,家裡須聘請女師,教導她們言語和婉、舉止溫柔、順從長上,以及績麻、繅絲、織帛、織帶、撚繩等一切女紅,還要學習祭祀禮節,熟悉進奉盛祭的食器如酒漿、籩豆及調料、肉醬等,以協助祭奠。

例如《禮記‧內則下》所強調:「女子十年不出,姆教婉娩,聽從,執麻枲,治絲繭,織←組紃,學女事,以共衣服;觀於祭祀,納酒漿,籩豆,菹醢,禮相助奠。」

一般人家媳婦娶進門後,除了期許她跟女眷和睦相處之外,更要求她具備擅長家事、承擔生產任務的能力,所謂「婦順者,順於舅姑,和於室人,而后當於夫,以成絲麻布帛之事,以審守委積蓄藏。」

其中「以成絲麻布帛之事,以審守委積蓄藏」,指的就是媳婦要能打理絲麻布帛,妥善管理家中財務。

《詩經‧豳風‧七月》詩云:「七月鳴鵙,八月載績,載玄載黃,我朱孔陽,為公子裳。」說明當時婦女到了農曆八月開始紡紗織布,忙著繅絲,繅好絲後,接著染上黑色、黃色或紅色,預備替貴族公子做衣裳。

〈魏風‧葛屨〉則反問:「摻摻女手,可以縫裳?」作者說纖細的女手不能縫製衣裳,意在諷刺貴族婦女高高在上,卻無法為家庭經濟分工,顯示添增勞動力在周代婚姻上的重要意義。

〈周南‧葛覃〉也說:「葛之覃兮,施於中谷,維葉莫莫,是刈是濩,為絺為綌,服之無斁。」形容當時女子把茂密而蔓延於山谷的葛草割下來,煮過之後,做成了或粗或細的各種葛布,讓人穿起來稱心如意,說明女人須具備紡織的能力。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