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元前二○七年,權傾一時的秦朝寵臣趙高正在上演一齣自編自導、荒謬弔詭的戲碼:那日群臣上殿朝賀,趙高命人牽來一頭鹿獻給秦二世胡亥:「這頭漂亮的小馬就獻給陛下玩賞吧!」
胡亥失聲笑道:「丞相說錯了吧?這明明是頭鹿呀!」沒想到趙高卻氣定神閒地回說:「陛下想必頭眼昏花了,這是馬!」
胡亥訝異環視左右,滿朝文武噤聲緘默,任由趙高顛倒黑白「指鹿為馬」,也讓趙高成功的為自己舖陳了清除異己、逼宮篡位的階梯。
趙高,原趙國人,趙亡時宗族被迫遷徙咸陽,趙父犯罪被處以宮刑,母親受牽連沒於官奴,趙高兄弟數人亦難逃宮刑命運,雖為閹人,趙高卻是身軀魁武、臂力過人,加以他善巧逢迎,逐漸在宮中建立人緣勢力,又潛心鑽研秦律,且以一手好書法獲得秦始皇賞識,認為他「高彊力、通於獄法酘酘舉以為中車府令」(《史記‧蒙恬列傳》),至此,搖身一變成為秦朝官吏,掌管皇室車馬、自由出入戒備森嚴的秦宮。
趙高野心當然不僅止於此,他洞悉人性,知曉始皇帝一統江山、萬代相傳的意圖,不斷在旁獻策、鼓動嚴刑峻法,皇帝大為欣賞,索性讓幼子胡亥跟著趙高學習獄法和書法,不想卻將胡亥推入趙高設下的陷阱裡。
西元前二一○年,秦始皇帶著丞相李斯、將軍蒙毅與趙高最後一次出巡,身染重病死於「沙丘」(位於今河北),死前寫好之「璽書」封存於趙高處未及發出,趙高脅迫丞相李斯密謀竄改璽書,將始皇帝原欲立為帝太子扶蘇改為顢頇無能的胡亥,假藉皇帝遺詔,逼迫卓絕善良的扶蘇自刎,在外開疆拓土的大將軍蒙恬拒絕相信「皇帝遺詔」不肯自殺,被囚禁於獄中,胡亥遂順利被扶上帝座,是為秦二世。
趙高野心得逞,一躍而為「郎中令」,成為胡亥身邊重要的決策者,正好翻雲覆雨施展他的陰謀伎倆。安插親信鞏固勢力之後,趙高開始將屠刀指向所有開國功臣、大將、諸公等,而包括深受秦始皇倚重的蒙毅、蒙恬兩位將軍、胡亥的兄弟姐妹幾十人等都慘遭毒手,最後設計陷害與他謀篡位的心腹大患李斯,取而代之成為當朝丞相。
此時的趙高不可一世,儼然是胡亥二世的太上皇,「指鹿為馬」有何難哉?但,關外卻已烽火連天了,陳勝、吳廣揭竿起義撼動秦根基,劉邦、項羽更是所向披靡,讓秦軍精銳盡失,秦將章邯也在此時倒戈反秦。
被趙高哄騙到距離咸陽八里的「望夷宮」的胡亥,被趙高派去的人馬逼迫自盡,原以為登基夢順利圓成的趙高,誰知「左右百官莫從」,只得草草結束醜劇,推秦始皇之弟「子嬰」繼位。
更沒想到,子嬰夥同兩個兒子和親近太監計誘他前來,以迅雷不及眼耳之勢,一舉砍了趙高,結束了他作惡多端的一生,未久,秦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