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冠病毒疫情升溫,全台進入三級防疫警戒,孩子們全部停課,需要在家裡遠距上課。停課的第一天,我的臉書出現了一連串的哀號聲。
圖/取自網路
文/蘇韻玲
隨著新冠病毒疫情升溫,全台進入三級防疫警戒,孩子們全部停課,需要在家裡遠距上課。停課的第一天,我的臉書出現了一連串的哀號聲。
大家忙著工作的同時,又要忙著處理孩子連線上課的問題,還要準備三餐、盯緊孩子功課、接收老師的LINE通知,成為老師和孩子之間的訊息溝通者。在多重身分切換之間,有時難免壓力過大而情緒爆發,對孩子的容忍度變差,而造成親子衝突。停課第一天,臉書上就出現各種處罰孩子、眼神死、情緒崩潰的貼文。
在得知孩子們停課的那一天,本來也預期也會遇到同樣的情況,但出乎我意料之外,和孩子一起在家上班的情況並沒有想像中慘烈,預期中的爆炸情緒並未出現。
疫情之下常存感恩
這兩個禮拜,能在有點忙錄卻心平氣和的情況下度過,我想,是因為心態上的調整。
在疫情嚴峻的當下,我們尚且維持身體健康,這已經讓我很感恩了,只要全家人都平安,稍有些不便利其實都算不上什麼。況且,還有更多第一線的醫護人員、物流配送員、外送員、賣場裡的服務人員……仍承受著感染風險繼續服務,讓我們的生活可以繼續下去,更是應該感謝。
在不完美中看見完美
居家工作的模式,讓我可以省下大量通勤的時間。
這些多出來的時間,我可以照料孩子們的三餐,不用擔心張阿妹下課時肚子餓隨手買零食來吃,或是張阿弟和阿心的晚餐只能靠外食來解決;我還可以利用這些時間做做已經很久沒碰的瑜伽。因為省去了通勤時間,得以重拾過去因投入工作而放棄的活動,反而讓我有一種「賺到」的感覺。
維持教養原則不慌亂
孩子們在家上課只是換個學習方式,但仍應維持原有的教養原則,這樣才不會自亂陣腳。
舉例來說,我們會要求阿妹和阿弟需要為自己負責,老師上課交代的事項要自己注意,我們最多是提醒,但不會事必躬親,什麼都幫他們想好、做好。在家上課期間,我們仍然維持同樣的原則,阿妹和阿弟需要自己測試電腦能不能登入、注意老師的訊息、留心什麼時間上課。
上課期間,他們就在書房上自己的課,我則是在客廳工作。所以,我們只是換到家裡做平常各自該做的事,大家都維持原本該負責的領域,彼此不會影響。
至於上課中和同學互傳私訊、上課不專心這些,我就選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因為體驗不同上課模式帶來的變化,也是一種學習啊。
營造家中溫馨氛圍
防疫期間,外出透氣的機會減少了,加上工作及學習的壓力,家中成員難免心浮氣躁。我會盡量營造輕鬆溫馨的氛圍,讓家人感覺舒服一些,有幾個不錯的方法可以提供給大家:
一、精油擴香:可以使用木質或是柑橘類精油擴香,此類精油大多有提振免疫力及放鬆心情的效果,例如:杜松、絲柏、綠花白千層、佛手柑、檸檬精油等。
二、到頂樓吹風:晚上可以到頂樓吹吹涼風、看看月亮,甚至下雨時,我也會帶阿心上頂樓看雨滴,或是帶張小涼椅和阿妹、阿弟坐著閒聊。換個空間轉換心情,就能讓人比較放鬆。
三、一起準備晚餐:孩子都喜歡當小幫手,所以準備晚餐時讓他們加入,都會很開心。兩歲半的阿心可以幫忙淘米、小四的阿弟可以幫忙切菜、國一的阿妹可以幫忙炒菜,人人都有事做,他們開心,我也樂得輕鬆。
和孩子一起在家工作可能會讓你很忙,但你可以不用很崩潰。只要調整心態、常存感恩,劃分好界限,大人小孩各自負責該處理的事,再用一些小事物營造溫馨的氛圍,就能安然度過這波全國停課的三級警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