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許雅麗
星雲大師說:「平時要與鄰居多往來,即使只是一個禮貌性的招呼、一點小小的物質結緣、一句讚美關懷的語言、一些好處利益的分享,都會回報到自己的身上,帶來善美的因緣。人我相助,就是天堂;鄰里相敬,就是淨土。」
「今天晚上吃什麼呢?我滷了一些海帶、豆乾,待會讓女兒幫你送過去。」同修10年前往生後,住隔壁的天津姑娘淑英天天噓寒問暖,關心我的飲食及生活起居。
「有空過來坐坐泡茶呀!」兒子北上念書後,她更是殷勤關懷。鳳梨削好了留一包給我,南瓜洗好、去籽、切塊,也留一份給我;親手炒的美味花生,總會先預留我的分量;我若上佛光山承擔義工掛單數日,她也會幫我收報紙、給種植的地瓜葉澆水。
上個月,獨居的余太太發生小車禍,淑英煮菜時總會分一些給余太太品嘗;朋友送來冬瓜、高麗菜,她就分贈給鄰居;李太太要炒菜缺蔥、薑,王小姐煮甜品臨時缺糖,找淑英準沒錯!她總是笑臉迎人,歡喜結緣,給人方便。
淑英向來勤儉持家、孝順婆婆,與人相處態度親切、語調柔和。顯然身教重於言教,她女兒從小就很有禮貌,見面一定問候「阿姨好」,我若是電腦碰出問題,也很樂意前來協助;需要搬重物時,不但淑英兒子會來幫忙,連她家飼養的小狗皮皮看到我,也會很有靈性地搖搖尾巴表示歡迎之意。
每到傍晚,我們互相問候:「吃飯了嗎?」吃飽後,一起沿著鄉間小路散步,看看夕陽、欣賞翠綠的稻田,內心愉悅、充滿幸福。感謝我有好厝邊,鄰里相敬,就是淨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