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睡姿與時間 午覺愈睡愈健康

陳玲芳 |2021.06.03
1742觀看次
字級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近期疫情攀升,多數人都居家辦公或休防疫假,有人反映居家辦公效率變差,除了一直開冰箱,看著舒服的床鋪,也容易睡過頭。運動醫學專家表示,午睡片刻是補充體力、維持最佳狀態的提神妙方,職能治療師則說,午睡應讓人愈睡愈健康,掌握「睡姿」與「時間」都很重要。

台灣職能治療學會理事長吳菁宜指出,睡眠占據人生三分之一的時間,重要性可見一斑;午睡就像「中場休息」,小憩片刻即可恢復精力,睡太多不但可能影響夜間睡眠,也會讓人頭腦變昏沈,無法得到午覺的好處。

根據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睡眠與晝夜神經生物學中心研究,有午睡習慣者,大腦的記憶力與認知能力會增加,同時,有午睡習慣者,晚上的睡眠狀況也較符合正常睡眠範圍。

躺姿勝於坐姿

30 分鐘就足夠

居家辦公期間,午睡時不妨回到床上採「躺姿」,絕對比「坐姿」趴睡方式好;而為不影響夜間睡眠,午睡時間以二十至三十分鐘為宜。

職能治療師高琪鈞說,「午睡」是現代人忙碌生活中的「小確幸」,他提出的午覺對策,特別針對「睡姿」與「時間」兩點,期盼大家在防疫期間,也能擁有健康的午睡。

首要注意午睡姿勢,就肌肉骨骼的角度來說,許多人習慣採坐姿趴睡方式,認為這樣比較不會睡太沉,或者因為在辦公室環境中,不得不採坐姿趴睡。

然而,這樣的睡姿容易壓迫到神經及造成頸部肌肉過度拉長。若無法躺在床上睡午覺,建議利用中空的「午安枕」(甜甜圈抱枕),將頭部埋進午安枕中、避免頭頸部往一側旋轉太多。

特殊健康考量

午休方式不同

對於有特殊健康考量的族群,如三高患者,吃飽飯後馬上午睡,可能影響血液循環,建議可先睡午覺,再起床吃飯;胃食道逆流患者也一樣,如非要吃完才睡,至少要在飯後休息三十至六十分鐘。

屬於低血壓族群,則建議運用放鬆或呼吸訓練來取代飯後午睡,透過橫膈膜呼吸及正念、冥想等方法,也能達到讓身體放鬆的休息效果。

聯新國際醫院運動醫學中心主任林頌凱表示,午睡片刻確實是補充體力、維持最佳狀態的提神妙方;躺著睡對身體的負擔最小。

不過上班族、學生族礙於環境因素,大多習慣以手當枕、趴著睡。長期以此姿勢午睡,容易壓迫手腳神經、眼睛、胸腔,造成落枕、手麻、腳麻、視力模糊、影響心肺功能等五大傷害。

除了趴睡,也有人習慣將頭部靠在椅子上仰睡。林頌凱警告,「仰睡對頸椎、脊椎造成的傷害,比趴睡傷害更大」,因為頸椎、脊椎騰空,在缺乏支撐的狀態下,容易閃到腰或脖子,連帶影響頸椎、胸椎、腰椎的健康狀況。

他不建議以仰睡姿勢午睡,若非不得已只能仰睡,頸椎及脊椎都要有支撐;譬如在脖子放個頸枕,或在腰部放個靠枕,有了支撐身體才能放鬆、減少傷害。

以上三位專家都認為,午睡應盡可能「定時定量」,約三十分鐘以內就足夠,最好不超過一小時,且午覺時間也應避免超過下午三點,才不會影響正常作息。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