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記陳總統:兩韓能,兩岸為什麼不能

韓劍華(北市/資深媒體人) |2007.10.03
669觀看次
字級

南北韓領導人盧武鉉和金正日昨天在平壤握手,這是繼二年六月之後,兩韓第二次領導人高峰會。南韓總統盧武鉉昨天上午步行跨過分隔朝鮮半島逾半世紀的軍事分界線,踏入北韓,媒體以現場畫面向全世界報導這一歷史鏡頭。

兩韓領導人高峰會能順利舉行,關鍵是雙方領導人共同主張和平、和解、合作、統一的堅定意志,及同意由人民解決統一問題。

盧武鉉昨天跨過北緯三十八度軍事分界線時感性地表示,這條看不見的軍事分界線,將朝鮮半島的同一民族一分為二,過去半個多世紀裡給雙方人民帶來無盡痛苦,並阻礙朝鮮半島發展;他希望跨出的這一步,能成為雙方推倒分裂之牆、消除和超越痛苦、走向和平與繁榮之路的契機,使這條軍事分界線終將消失。

沒共識 互邀訪不了了之

猶記陳總統在就任之初,對首次的兩韓峰會提出「兩韓能,兩岸為什麼不能」的豪語,多次向對岸領導人表達邀請之意。今年五月,陳總統接受彭博社採訪時,再度邀請席胡錦濤訪台,強調邀請不附帶任何條件。

北京高層對兩岸峰會也有所期待,例如江澤民在一九九五年的「江八點」中即表達「歡迎台灣當局的領導人以適當身分前往訪問;我們也願意接受台灣方面的邀請,前往台灣」,當然,互訪是建構在一中原則基礎上;胡錦濤在二○○五年「胡四點」中亦提出,只要台灣當局承認九二共識,兩岸的對話和談判就可以恢復,什麼問題都可以談。

兩韓和兩岸存有諸多類似處境,如二戰後分裂分治、武裝衝突、軍事對峙;在協商方面,一九九三年新加坡辜汪會談,為兩岸拔得頭籌,惟達此巔峰後,兩岸政治關係愈來愈差,迄今冰封未解。

反觀兩韓,雖然在民間交流遠遠落後兩岸,然已成功舉行二次領導人高峰會,南韓前總統金大中,以在南北韓和平工作的貢獻卓著,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莫空言 伸出和平橄欖枝

兩韓在邊界部署重兵,猶能伸出和平橄欖枝,二度舉行峰會,且兩韓均是聯合國會員國,卻無礙雙方追求統一,這點是和兩岸最大不同之處,因為在國家定位上,兩韓既要和平也追求統一,主張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兩種制度、兩個政府,金大中嘗言:「南北方是一個民族,是一個共同體。」

至於兩岸,北京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而目前台灣主政者卻只要和平、拒絕統一,加上相繼拋出一邊一國、終統論、入聯公投等大動作,致使雖然多次釋放出願意扁江會、扁胡會,對岸均反應冷淡,甚至不回應。

其實,連北京奧運聖火都來台無門,所謂倡議兩岸峰會云云,恐也只是隨意喊喊的空話罷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