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觀園》古代的亭 ◎劉正才 |2007.10.03 語音朗讀 388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中國古代的建築有「亭、台、樓、閣」等類型,其中的「亭」在周朝便有記載。那時的亭是邊防要地的堡壘和崗哨。古代稱之為「亭戍」和「亭候」。後來,亭逐漸失去了上述作用。《園治‧亭》一書說:「亭者,停也,所以停憩遊行也。」這便是說亭是供人休息遊覽用,這是亭的一個歷史性演變。至魏晉南北朝時,代替亭制而起的是驛,但民間仍有在交通要道上築亭的習俗,作為旅途歇息或迎來送往的場所。 前一篇文章 《溯源集》 生日吃麵 下一篇文章 《天南地北》美國書迷之最 熱門新聞 01佛大義煮團 熱食暖心馳援光復2025.10.0102【世界行旅】煙火˙人間 2025.10.0103壓力會破壞大腦防線2025.10.0104大腦基本運算單元2025.10.0105台灣好行 套票送好禮2025.10.0106旗山感念師恩茶話會 以法傳心2025.10.0107鼓勵年長女性 66歲嬤選環球小姐2025.10.0108【悅讀人生】不被打趴是王道2025.10.0309煮8.78公噸西非國飯 奈國名廚破紀錄2025.10.0110全球AI算力 美奪冠、陸第22025.10.0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書藝心語】 山不轉路轉【民俗資產】 新豐池和宮:紅毛港邊的瑰寶【大江南北】蘇州蠡墅老街 【匠心傳承──內蒙古非物質文化遺產特展】內蒙古非遺【課本沒有的歷史】 紫石英號事件 國共內戰有英國海軍鬧場?【歲月風華】 從台北州廳到監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