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有位養馬主人發現他的馬「漢斯」好像會算數,好奇之下他開始實驗漢斯的運算能力,例如給漢斯看2+2是多少?並觀察漢斯點頭次數,主人果真發現漢斯點了4次頭!事後他不斷重複測試,並加深難度,結果皆符合預期,甚至厲害到能四則運算。真是太神奇了,漢斯!圖/dribble
文/黃詠翔
從前有位養馬主人發現他的馬「漢斯」好像會算數,好奇之下他開始實驗漢斯的運算能力,例如給漢斯看2+2是多少?並觀察漢斯點頭次數,主人果真發現漢斯點了4次頭!事後他不斷重複測試,並加深難度,結果皆符合預期,甚至厲害到能四則運算。真是太神奇了,漢斯!
故事到這,想必讀者也會覺得漢斯很聰明,但提示各位,上述只能稱作庶民實驗。解答前,讀者可先想想,實驗哪裡有問題?
事後經科學家重複檢驗發現,漢斯算數的行為只是觀察主人細微動作的表現。舉例來說,在2+2題目中,當漢斯點頭到第4次時,發現主人的手會不自主地擺動,漢斯就跟著停止點頭;換句話說,漢斯只是觀察到主人擺手的動作,而非真有算術能力,真正在計算的是主人啊!簡單地說,就是漢斯主人心中先行認定,漢斯會四則運算,其所做之實驗也早已不客觀了!
「客觀」就是科學實驗嚴謹性的另一個重要觀念!若實驗人員對結論早有定見,結果自然會有意無意地偏向自己的立場。
先入為主 旁觀者清
舉個疫苗實驗來說明「客觀」的重要性。假設A藥廠想要知道自家A疫苗比其他藥廠B疫苗有效。此時,實驗人員若由A藥廠員工擔任會有什麼結果?相反,若由B藥廠員工擔任又會怎麼樣?你會相信A藥廠員工所做出來的實驗結果,認為A疫苗比較有效嗎?還是,我們請第三公正單位進行測試,所得結果會比較令人信服呢?相信同學心中已有答案。
有了「客觀」的概念後,我們就得對於大多數的商業廣告有所警覺。廣告是店家用來宣傳自家產品的管道,有時若商家再多點私心,自然會誇大自家產品的好,甚至還宣稱經科學實驗驗證有效,殊不知這些實驗有很大可能是他們請人做的,客觀性就大打折扣了。
另外,自己做的庶民實驗通常也是不客觀的,所得結果自然會「符合預期」。如同我們青春戀愛的庶民實驗,通常自己「主觀」上會覺得,心儀之人的一舉一動,都是在傳達對自己的仰慕之情,此時我們便可請公正的朋友幫忙觀察一下,結果可能澆你冷水。但所謂旁觀者清,客觀的觀察通常是比較正確的。
(待續)
上周解答
上周那位天然呆科學家之所以被解僱,就是他搞錯要控制的因素啦!服飾店希望他研究不同「布料」保暖程度,他卻反而把布料給控制住,接著還用不同顏色(黑色與白色)做比較。比較的對象應該為不同布料,如:白色棉布 VS. 白色尼龍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