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務清理法 恐造成金融脫序

立源(高雄市/商) |2007.10.02
815觀看次
字級

報載「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尚未實施,司法院草擬「債務清理法草案」,以取代現行「破產法」,實施對象為一般企業,因為草案中增訂聲請更生或重整的企業,管理人「得」要求債權銀行除去抵押權,及其他擔保物權等受民法債編上保障的權利。

此條文若通過,影響所及恐迫使銀行界展開另一波的緊縮企業金融放款業務,數以百萬計的中小企業將借貸無門,或面臨更高的借貸成本壓力,最後當然是被迫歇業。

不論是「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或是草擬中的「債務清理法」,本意應都是協助包括法人與自然人在內的債務人,在具備清償意願前提下,能依循法定程序減輕負擔後,逐步將債務完全清償,使債權、債務雙方不至於兩敗俱傷;然而,條文過於偏向債務一方,銀行界甚至連原本握在手中可拍賣求現、減低呆帳數字的擔保債權,都可能因為法律修正後不能確保,嚴重影響放款的遊戲規則。

「欠債還錢」天經地義,不管是公司戶或個人戶,借錢前就得做好還錢的規畫,而銀行業在放款前,先設定取得擔保債權,以確保萬一無法獲得清償時可以處理,也是負責的作為。

如今,竟要制定連債權銀行的擔保物權都無法確保的法律,在連鎖效應下,債信處於及格邊緣的企業或個人,將更難循正當合法管道取得融資,只好轉向地下金融,將衍生更多的社會問題與金融脫序,恐怕會帶來更多災難。

呼籲法案送審前,還是得多方面斟酌考量利弊,以免又造成「惡法亦法」的遺憾。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