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在家防疫 3招遠離熱傷害 |2021.05.23 語音朗讀 2118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宅在家也可能產生熱傷害,平時就要多補充水分。圖/Unsplash 【本報台北訊】受新冠疫情影響,全國升至三級警戒,政府宣布全台學生不到校,也鼓勵公司讓員工居家辦公,讓許多人宅在家,但除了努力防疫外,民眾也要注意連日高溫造成的熱傷害。國民健康署表示,室外受到輻射影響容易造成熱傷害,但當室內空氣不流動,導致熱能無法排出,這時環境溫度升高,對於老人或兒童等體溫調節較不佳,也容易產生熱傷害。圖/Unsplash國民健康署指出,民眾不妨把握多喝白開水、設定冷氣溫度以及穿著寬鬆及透氣的衣服等三招,遠離熱傷害找上門,平時就應養成定時喝水習慣,不要等到口渴才喝,且應以白開水為主,避免喝含有酒精及大量糖分的飲料。國民健康署說明,平時若要吹冷氣也應設定在26至27℃,以避免進出冷氣房時,身體因難以適應溫差導致打噴嚏、流鼻水等不適,且從戶外到冷氣房內最好先穿薄外套,若不開冷氣時,也應保持室內良好通風,以加速散熱速度;最後則是盡量穿著寬鬆的衣服,透過開口處較寬敞的衣服,有助於形成對流,幫助達到散熱效果。只要保持室內良好通風,且多補充水分,就能遠離中暑,保護身體。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提醒,若發現家中長輩及孩童出現疲倦、體溫升高、皮膚乾熱變紅、心跳加速等,甚至有無法流汗、頭痛、頭暈、噁心等症狀時,就可能是熱傷害徵兆,應趕快離開高溫環境且設法降低體溫,並提供加鹽的冷開水或電解質飲料,盡快就醫,避免危及健康。圖/Unsplash 前一篇文章 高中免試日程因疫延後1周 7/13放榜 下一篇文章 疫情最前線 熱門新聞 01佛光山大學校長論壇 盼教育融入佛法2025.11.0802補充纖維、鈣、鎂、鉀 預防多種疾病風險2025.11.1103星雲大師全集⑲【佛教管理學②】禪門的管理法⑦2025.11.0804【養生百味】冬食淡素 防範疾病2025.11.0805更年力綻放 迎向第二黃金人生2025.11.0806電塔變身巨獸 奧地利新地標2025.11.0807鳳凰將轉中颱 下周二雨勢最大2025.11.0808陸航母福建艦服役 首採電磁彈射2025.11.0809【樹博士系列】土壤的祕密XV 水稻田減排新觀念IV 土地的溫柔革命 雲林大埤寫益生菌奇蹟2025.11.0910高市早苗:台灣有事 日本擬行使集體自衛權2025.11.0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迎銅鑼杭菊季暴雨襲蘇澳 千戶泡水成光復2.0154縣道榕樹藏危機 評估移樹鳳凰來襲 菜農搶收和時間賽跑芬普尼蛋場 食藥署:逐批查驗玉山觀高山屋 下月起收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