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招池
俗話說:「兩三歲,豬狗嫌。」往往一下子是惹人憐愛的小天使,一下子變成讓人想一腳飛踢的大惡魔!自從年前小孫女返台後,我家現況便是如此,她驕縱執拗,常惹得全家人情緒緊繃,無時無刻不在崩潰邊緣。
看在奶奶我的眼裡,那只是蛻變成長的過渡期,順一順她就好,無須搞到天翻地覆;但執教鞭的兒子夫婦堅持原則不肯妥協,當兩大一小展開拉鋸戰時,弱小的一方總是請來眼淚和哭聲助陣一天哭上數回合也不誇張;有時哭到震天戛響,甚至引來鄰居關切。
我往往極為不捨,前去緩一緩頰,卻屢被「溺愛」兩字打槍。貢獻教育四十餘年,杏林遍植,卻落得如此不堪處境,玻璃心碎滿地,卻又無處訴悲涼。
幸好,每天早餐後至午餐的空檔時間,是我跟孫女獨享的親密時光。我總是像女僕一樣隨侍在側,刻意蹲低身子,彷彿返老還童地與她嬉戲,百無禁忌,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最近,孫女迷上兒歌〈小兔子乖乖〉,看了視頻後興起演戲的念頭,用歌聲代替哭鬧,整天哼哼跳跳,大惡魔似乎變回小天使了。
我們倆共築了一個「居心地」,是用現成的家具、紙箱、玩具布置而成的,謂之「小兔子的家」;牆高與視線平行,低頭有隱密性,抬頭有穿透性,空間則剛好只能容納祖孫兩人,安全無虞。它安頓了我受傷枯萎的老靈魂,也激發出童稚創意的天性。
一場又一場兒童劇場開演了!
我搖身一變,成了嗷嗷待哺的小兔子,孫女則瞬間變成呼風喚雨的小兔媽媽,期望長大的心溢於言表。她讓我躲在狹窄的空間不要亂跑,因為小兔媽媽要到地裡拔紅蘿蔔或到森林採蘑菇,吩咐我把門關好,誰來都別開;不一會兒,她手裡拎個籃子,輕快地唱著歌回來。
這就是我們「老小無猜」的日常。
「小兔子的家」又矮又窄,卻是祖孫倆互相慰藉取暖之處,也是角色扮演抒發情緒之所,更是兩人依偎在一起讀繪本、唱兒歌、吃點心的居心地,不怕「大灰狼」闖入,破壞我們美好的心境。
我知道,再過不久的將來,「小兔子的家」一定容納不了心智快速成長的孫女。因此,即便是囿於窄室,備受腰痠背痛之苦,但比起甜蜜的負擔,又算得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