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大停課 遠距出現城鄉距離

 |2021.05.20
1312觀看次
字級
昨天全台停課第一天,南投縣仍有部分學生到校學習。圖/南投縣府提供
花蓮縣偏鄉有學童因為家中網路訊號較不穩,將載具搬到戶外,在稻田旁線上學習。 圖/觀音國小提供
台北市、新北市疫情提升到第三級警戒,雙北高中以下學校十八日起暫停到校上課,學校改採遠距教學,學生在家與同學、老師一起在網路上學習。 圖/中央社

【本報綜合報導】昨天是全台大停課首日,各地的線上教學有出現設備不足,也有網路塞車、系統當機;特別是山區學校的家長正值農忙無暇,另有部分市區學校的教師孩子無處可去,全都送回學校「安置」,南投山區學校還因返校學生太多,幾乎等同「正常上課」,桃園中壢國中更像是變成「另類群聚場所」。

南投愛原鄉的中正國小全校學生九十一人,昨五十七人到校已逾五成,校長孫秋雄說,近期正值農忙,山上也沒安親班,調查逾半數都回報要到校,有些未到校上課學童還專程返校吃午餐,學校乾脆按既定課表正常授課,沒到校孩子用載具線上學習或寫紙筆作業。

花蓮也一樣,萬榮鄉西林國小近百名學童因家中無法照顧,有六十人回校上課,比例偏高。

老師很忙 直播兼設網路

有些老師化身「直播主」,就連體育課都採遠距教學。花蓮偏鄉有學童因為家中網路訊號較弱,有人將桌椅搬到戶外上課,還有老師充當資訊人員,上課前先到府協助設定網路。

最早停課的台北市解決「台北酷課雲」遠距教學,昨網路順暢許多;各校停課不停學,連體育課也照常,體育老師透過視訊認真示範,要學生對著鏡頭重複動作。

中南部與東部學校首日實施,一早桃園市多所國、高中老師指出過去只在學校測試線上教學平台,如今全部學生都使用,網速超慢出現「畫面停止」;新竹縣自行架設的線上教學平台「米立雲」大當機,結果也是流量太大造成,家長、學生都急壞了;花蓮縣教育處親師生平台也大塞車,教育處臨時請師生改登其他系統學習。

雲嘉南縣市普遍出現網路塞車及收訊不佳致斷訊的問題;台南市國中小大多還在準備線上直播教學,今起直播上課,有校長說,如何做好分流是考驗。高雄市教育局昨還在緊急調度平板給弱勢學生,不少學童首次登錄使用,根本連不上線。

北孫南送 老少都讓人擔心

此外,雖然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呼籲企業給員工防疫假,可以回家帶孩子,但防疫假無薪,很多家長因經濟壓力無法請假,只好把孩子送往中南部的阿公阿嬤家;有醫師呼籲此刻千萬別「北孫南送」,以免後悔莫及,除了擔心人口流動造成疫情更大規模流行,也擔心老人家扺抗力差,感染易造成重症。

台南市衛生局長許以霖表示,目前疫情緊急,雖然不能限制人流,還是希望大家減少不必要的移動,以免傳播病毒。有雙親都是醫師或警消的家長表示,真的很難請照顧防疫假,家裡有孩子難照顧,也無法請中南部的長輩北上幫忙,直批政府缺乏配套就隨便停課。

北市教育局表示,家長若無法請防疫照顧假,可將孩子送到學校,視學生人數開放教室,並採梅花座,維持防疫距離,用餐時間也將協助訂購午餐;但有老師透露,昨天確有學生到校,原本依照年級帶到各班教室寫功課,採梅花座,但下課時間又聚在一起玩。

新北教育局統計,昨天共有一千五百六十五名學生到校,也協調餐盒業者及自立廚房比照平日方式提供營養午餐,不過,萬華區某校長表示,該校和附近學校昨天都沒有孩子到校,「這邊家長都怕死了,那敢送來」。

疫情三級警戒

快篩、隔離Q&A

Q:我需要做篩檢嗎?

A:增設篩檢站目的是讓有症狀或接觸史、相對高風險者及早採檢,確診後及早隔離,若無症狀或相關風險仍前往篩檢,不僅浪費醫療資源,也增加群聚感染風險。

Q:什麼是快篩?篩檢怎麼進行?

A:快速抗原快篩是檢測病毒蛋白質,精準度略遜於核酸PCR檢驗 ,但10~15分鐘可知結果。快篩陽性並非確診標準,還要做PCR核酸檢測確認,不過快篩陽性被認為是高度懷疑的病例,將立即安排隔離。

Q:我已經完成採檢,檢驗結果何時出來?等候結果期間該注意什麼?

A:若檢驗結果為陽性,將由地方衛生單位主動通知,並安排就醫;若採檢後3天仍未接獲通知,表示檢驗結果為陰性。等待採檢結果期間,應避免出入公共場所、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外出時應全程配戴醫用口罩。

Q:最近去過確診者足跡地點,該注意什麼?

A:若無疑似症狀,請自我健康監測,期間可正常生活或上班上學,也可搭乘大眾運輸工具,但務必全程配戴口罩,如出現疑似症狀,請戴醫用口罩前往社區採檢站,避免搭乘大眾運輸工具,並告知醫師接觸史與暴露史。

Q:我有朋友或家人被通知確診,而我至今還沒收到衛生單位通知,該怎麼辦?

A:如曾與確診個案於症狀發生前3天至隔離前有過密切接觸,如同住、共同用餐或面對面15公分以上接觸,請留在家中自我隔離,等候衛生單位通知,等候期間如出現疑似症狀,請聯繫衛生單位或打1922專線,再依指示就醫或前往篩檢站採檢。

資料來源/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製表/人間福報編輯部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