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廣
在我成長的歷程中,最難忘的時光就是有媽媽陪伴的日子。
出生在鄉下,小時候的記憶還搖晃著油燈。不知道為什麼,明明已經有電燈,好多戶人家依然點著油燈。媽媽就在微弱的油燈下,講故事給我們聽。故事總是從「很久很久的很久以前」開始。媽媽的聲調輕軟好聽,講到精采處,還會故意停下來。幾個孩子不斷追問:「後來呢?後來呢!」媽媽總先咳幾聲,再接續故事。故事像微閃的燈光一般,流進童稚的眼睛裡。
上了幼稚園,燈下的故事仍在繼續,但時間顯然比以前縮短許多。那時家境不好,媽媽一大早就要煮飯,到河邊洗衣,挑水澆菜,還要去割蔗葉、綁蔗葉當柴燒……她長得瘦小,一個人卻要承擔那麼多工作。在我心目中,她是一個很了不起的人,卻經常被阿公罵頇顢。晚上在燈下講故事時,她依然神采奕奕,一點看不出疲累。
「媽,你那麼累,以後就不要再說故事,早點去休息。」「傻孩子,有你們陪伴,媽怎麼會累?」我看見媽媽的眼睛閃著油燈的光,故事又從好久好久以前開始。有天晚上下大雨,拇指大的蓮霧被打到屋瓦上,咚咚作響。媽媽就在燈下講起「蓮霧仙子」的故事。她還教我們故事接龍,起先我們講得結結巴巴,後來愈講愈順。在我上小學媽生日那天,我們編了「神奇的七彩鳥」,姊弟四人輪流講給媽媽聽。媽媽專注地聽,一邊笑,一邊指著我說:「這……太扯了吧!」我傻呼呼地說:「會嗎?會嗎?」這時,已不點油燈,因而故事在亮燦燦的燈泡下流動。
在我上小學二年級時,媽媽因病去世了。回到家,夜晚的燈下空蕩蕩的。我才體會到原來媽媽的陪伴是那麼溫暖,那麼重要。以後燈再亮,燈下也沒有說故事的人。回思前塵,宛若一夢。在我的心中,媽媽那輕軟的聲音依然像溪水般輕盈流動,在燈下,在很久很久的很久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