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同慶
春日暖暖,到公園裡散步,感受春光帶來的愜意。
偶然間,一組設計別緻的凳子映入眼簾:圓柱形的凳子旁有個方形小桌──與其說是小桌,不如說是棋桌更為貼切;而在凳子對面,立著一位以手托腮,像是老早等著你來下棋的老者雕像。
我坐在凳子上休憩,不禁想起了居住外埠的舅婆。
年近八旬的舅婆,是個閒不住的性格,總是喜歡到處走走逛逛。可自打罹患骨關節炎後,行動受限,戶外活動也隨之減少,平日除了在家裡看看電視打發時間,最大的樂趣便是下跳棋。舅婆還特意將客廳茶几收拾乾淨,只擺放了一張棋盤和兩盒棋子,由此可見她對跳棋的熱愛程度。
晚輩平時都要忙工作,每月回家次數屈指可數,做家務、買菜做飯的活就落在了舅公身上,空閒時還要陪舅婆下會兒棋;但畢竟舅公也上了年歲,精力有限,時常手捻著棋子就打起瞌睡來。為此,舅婆天天盼著家裡能有客人來訪,好陪她下幾盤跳棋,排解憂悶。
一日,我搭乘火車去看望舅公舅婆。舅婆看我到來,喜出望外,還沒等我放下背包,便拉我到茶几旁下起跳棋來。
我一向對棋牌不甚擅長,但奈不過舅婆的盛情邀請,只能趕鴨子上架,陪她下了幾盤。舅婆難得碰到我這樣的臭棋簍子(指棋藝不精),一路過關斬將,痛痛快快過了一把棋癮,心情大悅自不必說;而我雖然輸了棋,但看舅婆高興得像個孩子,同樣感到開心不已。
臨別時,舅婆滿心期盼地對我說:「有空要常來哦!」回家路上,舅婆開心的笑臉一直在我腦海裡浮現,心裡有個聲音提醒自己:「以後要多陪伴爸媽才是!」
其實,我們陪伴長輩的方式很多。例如:當老媽的小跟班,陪她逛逛市場、超市,幫忙拎菜籃;陪老爸喝茶閒談;陪爺爺、奶奶看電視劇聊聊劇情;紮起圍裙秀秀廚藝;周末假日全家到公園遊玩,給爸媽拍幾張美美的照片……都是一種陪伴。長輩的要求並不高,有時僅僅是下一盤棋,就能令他們感到幸福滿滿。
是啊,幹嘛非要等長輩招呼我們?更不要令父母成為「雕像」,痴痴等待子女的陪伴。我們應當主動一些,邀請爸媽:「來下盤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