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酒節與無酒社會

 |2021.05.09
3056觀看次
字級

日前一位知名新聞工作者的母親遭汽車撞死,初步研判,肇事者很可能涉及酒駕。這位資深媒體人表示原本已安排要在母親節回家好好陪伴母親,如今卻在母親節前夕失去了母親,格外感到悲慟。

為降低酒駕事故,立法院在二○一九年三月分三讀通過《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修正案,從嚴處分酒駕行為。拒測、拒檢、酒駕累犯等罰款提高兩倍以上;酒駕累犯必須重新考照,且必須加裝酒精鎖一年,裝了酒精鎖的車子,開動汽車前要吹氣,酒測值合格汽車引擎才可發動,且當行車一段時間後,會要求再吹一次,以確保行車中沒飲酒,如果不依照要求吹氣酒測,熄火後車輛會鎖死無法動。同時,新法還增加了「連坐法」規範,酒駕不只是開車者一個人涉及違法,同車年滿十八歲以上的乘客也將一併開罰。

儘管政府一再提高酒駕的罰則,但酒駕事故仍層出不窮,外界除了要求政府必須再提高酒駕的刑度、並切實嚴格執法之外,對因陷入酒癮、無法自拔,以致於明知酒駕具高度危險性卻還是頻頻酒後開車的酒駕累犯,除了重罰,應實施強制治療,解決酒精成癮問題才是解決酒駕問題的根本之道。

前述撞死資深媒體人的那位嫌犯,前一天就曾駕駛同一部車,在路上因酒駕被攔查,當天即依公共危險罪移送後請回,不料第二天與友人在KTV喝酒狂歡後,竟又酒駕飆車,而後撞死人,鑄下難以彌補的大錯。

酒精是生活中最常見的成癮物質,常見在不知不覺中過量飲用,甚至導致酒精成癮,難以戒除。據世界衛生組織在二○一八年《全球酒精和健康年報》公布的調查結果,每年因為不當飲酒及飲酒過量引起的死亡人數高達三百萬人,平均每分鐘就有六個人因為酒精的使用而死亡。

據國健署最近調查,台灣十八歲以上的成年人,過去一年的飲酒率為百分之四十三;而不當飲酒行為每年大約導致四千五百人死亡,另有約四萬多人因不當飲酒而罹病。

飲酒過量除了會造成腸胃出血、肝病變、糖尿病、骨折、癌症等問題之外,還可能會引發失智、腦部病變、精神異常、情緒失控等精神和心理健康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超過一半國人有「酒精不耐症」,也就是說無法正常代謝酒精,這將會增加罹癌的風險。而酒後暴力、酒駕等事件更有逐年升高之勢,增加社會的不安。國人飲酒後將對社會造成額外的財政負擔,整體醫療資源損失約三十五億元,經濟損失更高達近五百五十億元。

避免酒癮上身,最好的辦法就是不喝酒。「台灣酒精不耐症衛教協會」及「台灣酒害防治協會」取五九與「無酒」的諧音,推動每年的五月九日為「台灣無酒日」,這項提案已獲得醫界和學界以及許多社福團體的認同,衛福部國健署也表示支持;無酒日提出「無酒、節酒、零酒精」的口號,希望讓更多國人加入杜絕一切酒品的行列。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飲酒並沒有所謂的安全量,即使自認是少量飲酒往往也會損害健康,如果要保護自己不遭酒精的為害,避免喝酒才是最好的選擇。今年的無酒節正好是母親節,在酒駕者撞死資深媒體人母親的不幸事件後,更令人感到推動社會節制飲酒、乃至於無酒化實在是當務之急。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