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蒂蓮。圖/洪少霖
眉山連理枝。圖/洪少霖
文/洪少霖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句出唐代詩人白居易的〈長恨歌〉。連理枝,在過去顯得罕見,民間傳說男女二人相愛,最終化為連理枝;它象徵著人間至愛,屬於美麗的愛情,因而又被稱為相思樹、夫妻樹、生死樹等。
然而,較為科學的解釋是:樹木之皮和木心質部之間有「形成層細胞」,兩樹枝如在有風的天氣裡,其樹幹相互摩擦,樹皮被磨去,而後在無風的日子,兩條樹枝交叉,其「形成層細胞」便能緊密的連接在一起,互相產生出新細胞,從而生長在一起。這就是「連理枝」的由來。
雖然,此說較為科學,然而在大自然環境中,要能如此巧合,卻不容易!以上所述為天然形成的連理枝,如果是人工嫁接的連理枝,則容易許多。
在南安一帶,許多農民都懂得迎春花及龍眼樹的嫁接技術。唐代郭橐駝所著《種樹書》也有對嫁接的描述:「桃接李枝則紅而甘;梅樹接桃則脆;桃樹接杏則大;李樹接桃則為桃李。」從中可見,在我國古代,嫁接技術已有一定的普及。
在福建南安市眉山鄉觀山行政村庵頭自然村,有兩棵丁香樹,樹齡約七十五年左右。近前一看,其樹上有兩枝合為一個枝幹,此為連理枝。而在南安市向陽鄉昭惠廟宗教景區內,一口水池邊上同樣有著連理枝。
相較於連理枝,並蒂蓮的數量會多一些,但也十分少見,總需要許多的尋尋覓覓,才能得以一見!
數年前,筆者到福建省建寧縣,在霧氣濛濛的荷池畔散步,於當地百姓的指引下,我看到了並蒂蓮。
並蒂蓮屬荷花中的千瓣蓮類,自古便被人們視為吉祥、喜慶的徵兆與善良、美麗的化身。它是荷花的變種,人們也稱它為並頭蓮、同心芙蓉、合歡蓮、瑞蓮等,且被譽為愛情的象徵,寓意夫妻恩愛、美滿幸福,並象徵男女愛情纏綿、兄弟情同手足、感情深厚等。
那一天,我也看到了十多個燕子窩。據介紹,當地一戶人家最多時共有十五個燕子窩。燕子窩在閩南民間,同樣被視為吉祥,一般上了年紀的人從不會驅趕燕子在家裡築窩。
連理枝、並蒂蓮、燕子窩,大多數皆顯自然,從而唯美。燕子窩在一些農村比較常見,在城市卻同樣少見了。然而,它們象徵的美好,不論愛情,或親情,或吉祥、如意,情深之人,同樣可以努力去營造,去創造,去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