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畫大師黃君璧在世時,那和平東路的三層樓、有大庭院的家,墨客文人最愛來串門子,在清雅的氛圍中,靈感與才氣齊湧。
父親過世後,幼女黃湘詅搬到新生南路,也許空間變了,但父女對蘭與竹的愛戀,帶到新的環境後卻與時俱增。
光影在黃家的四面翠綠竹林中,一隱一現,正以最優雅的姿態迎接著走上三樓按門鈴的來客,這樣一個被女主人黃湘詅認認真真定過調的蘭與竹相知相遇的場景,時常讓人有種「今夕何夕」的驚嘆,檜木古董家具是和平東路的獨棟三層洋樓搬過來的,超越時空的和女主人的柔婉氣韻相呼應。
「家裏的每個細節都出自我自己的構想,我喜歡竹子和蘭花,讓我感覺到這世界上有真正的忠誠的君子,就像當年蔣家和父親亦師亦友的深厚情誼,非常的永恆。」她說,無關氣派或奢豪,就單純的打造一個真真實實的讓感官得到寧靜和慰藉的家。
門庭謙遜,氣勢卻輝宏,客廳正中央擺了張長桌,鋪上作畫寫字用的黑色厚絨布,在四面都是座椅及一應俱全的文房四寶的包圍中,揮動著或剛或柔的線條,望向父親那靜默中含無限慈愛的一座半身雕像,黃湘詅依稀聽到一代宗師正對自己說話,也彷彿聞到父親身上熟悉的墨香,一時之間,惆悵的停下筆,遙想起父女相依的美好,時間因此變了速度,生命有了熨貼的清雅。
父女兩代都是畫家,壁上掛上山水是必然的氣氛,千古典藏,年年春色,對天光雲影表現自由,卻又交代深刻,由四面透亮落地窗反射回來,帶給秋日一陣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