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莎.葛蘭姆的傳人 許芳宜勇敢追夢

◎記者李碧華 |2007.10.07
855觀看次
字級

連手指和腳趾都充滿表情與張力的許芳宜腳尖踮著、踩過多少痛苦。她的體會是:「舞蹈不只是舞蹈,而是認真看待自己、看待生命的學習。」

在「拉芳‧LAFA」光潔的地板與明亮的長鏡前,許芳宜的身姿疾如貓的跳躍,在這一天,她宣告自己脫離雲門舞集的光環,告別恩師林懷民的倚重,單飛向沒有月薪、沒有保險,卻還得養員工的必須自己擔負全責的明天。

不是國際巨星

被譽為現代舞大師瑪莎‧葛蘭姆的傳人,「舞蹈」雜誌評選她為全球二十五位最受矚目的舞蹈工作者之首,登上雜誌封面,還榮獲亞美商業發展中心與紐約美國華人藝術協會頒贈「2006傑出亞裔藝術家獎」,旅行轉機時,也常有陌生人問她:「你是那個台灣很會跳舞的舞者嗎?」

她以微笑答禮,但從沒因此自視「國際巨星」。

老師林懷民曾說,許芳宜把台灣人「愛拚才會贏」發揮得淋漓盡致;堅持、固執,「那個專注是全部的」。

一切榮耀都真實,「但從現在開始,我是媽媽、帳房、清潔工、總管……,表演的空檔中,還要跑出來不斷打電話。」她仰天一笑說,這選擇也許會很累,卻也很幸福。

有為者亦若是

對於自立門戶,許芳宜也掙扎過許久,「但是我想到當年林老師創辦雲門舞集時,一個人,一無所有,資源比現在少得多,卻形成今日的傲人成績,」她臉上有「有為者亦若是」的表情。

習慣一個人背著行囊疾行,朋友說,她的身影讓人想起鄧肯:「大家都走在路上時,她總是狂奔在沒有人的遠方。」兩個月前她在紐約演出「37ARTS」,這是巴瑞辛尼可夫第一次邀請亞洲藝術家駐村,大導演李安去看表演後,送她一句話:「妳才是台灣的門面。」然後問她:「台上不間斷的跳七十分鐘,這樣費力,妳能跳多久呢?」

許芳宜盤坐在木椅上沉思了一會:「我已三十六歲,這是現實的,但我的身體又告訴我,可以再開發。」比起一般的舞者,高中才學舞已算是極晚了,以致於養成凡事不但要靠自己,還得付出雙倍努力的習慣,細柔的她慣於正面思考,從不怨天尤人,如果台下喝采的觀眾不夠多,就覺得是自己做得不夠好,沒第二句話,就是努力再努力。

精力被磨損,但不傷元氣,這就是人生的功課 ,重要的是怎麼看待自己。

忘我舞動換來傷痕

「不要把觀眾買票看表演視為理所當然,只要自己用心在做就好,我不是大師,也不是長輩,我只是***。」而台下的觀賞者心被觸動而抽到那麼一下下,也就夠了。

「以身作則」是她的人生座右銘,「我只是做一件我決定要做的事。」擔任過美國瑪莎.葛蘭姆舞團首席舞者的許芳宜常勉勵學生「不要害怕選擇,我們那個年代,一直抱怨學舞的環境不好,但如今我們有能力,應該付出努力去改善。」舞蹈是一條艱辛的路,一整天練舞下來,洗完澡,身體擦的可能不是乳液、保養品,而是痠痛藥,但為什麼還要堅持下去?「因為這是我決定要走的路」。

如果累了,只有想休息,沒有放棄的念頭。許芳宜說,當年她學舞,家人反對,其實反對是心疼她、怕她受不了,但「如今我用行動來證明我的決定。」

忘我的舞動換來渾身傷痕。練舞練到趾甲裂了還屬尋常,她曾兩度清楚感到骨頭應聲而斷,眼淚滾出來的同時,痛到站不起來。頸椎也受過傷,大腿四分之一處也裂過,得花很多時間暖身,慢慢尋找不讓身體再受傷的方式。在編舞家男友布拉瑞揚眼中,「連手指和腳趾都充滿表情與張力」的舞者,她在舞台上的逼人光采,腳尖踮著、踩過多少痛苦。

勇敢追夢的她的體會是:「舞蹈不只是舞蹈,而是認真看待自己、看待生命的學習。」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