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林風光】 禪七修持 覺照念頭 活在當下 文/佛光山叢林學院 |2021.05.01 語音朗讀 310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禪修期間一律禁語,以木魚等法器引導大眾作息,並讓大眾提起覺性。圖/佛光山叢林學院 從禪修中學習觀照呼吸與念頭。圖/佛光山叢林學院佛光山禪淨法堂起七。圖/佛光山叢林學院從一杯茶觀照六根覺受。圖/佛光山叢林學院學生於大雄寶殿成佛大道坐禪。圖/佛光山叢林學院 文/佛光山叢林學院佛光山叢林學院全體學生,日前圓滿本學期例行的禪七修持。禪七期間,學生們無不以全副身心投入其中,立定修持目標。不由得令人想起,二千六百年前,佛教教主釋迦牟尼佛經過六年苦行,最後在菩提樹下,金剛座上立下誓願:「不成正等正覺,誓不起此座!」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開示提到,佛陀教我們四念處,常念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便得安住。禪坐雖是通往解脫門的方法,重要的是,我們是否能從觀察自己的身、受、心、法中有所感悟,進而學習活在當下,成為明白人。「無常的風從四面八方吹來,貪婪的雨正在侵襲著大地,你看見了嗎?」心培和尚開示的一番話,如當頭棒喝,敲醒不覺渾身泥濘的我們;班首師父慧思法師表示,我們無法體會祖師大德悟到「師姑是女人做的」,是由於我們仍無法如實知見,如同我們看到蛋糕,會想到「好吃」,事實上,這已經不知道跑到第幾個念頭了。所謂打禪七,除了是為期七天的禪修時間,其背後的關鍵意義,是要透過禪定力量,「打」掉第我們七末那識的「我執」。唯識學家認為,第七識是我執的代名詞。而執著的產生,來自於第七識的痴、見、愛、慢四大根本煩惱,讓第七識一心一意的誤以第八阿賴耶識為「我」。其執取的力道稱「恆審思量」,需要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定力,提升第六識的禪定功夫,才有斷除我執的可能。初學坐禪者,常依毗盧七支坐法「調身」,用數息法或觀呼吸等方式「調息」,然後便是練習止觀「調心」的課題。面對四大根本煩惱強大的慣性作用力,習禪者必須要有背水一戰的毅力與勇氣,否則,一個風吹草動,便很快會隨習氣、業力而去。學生心得杜冰鑫/國際學部三年級當盤腿的痛逐漸消失,我意識到這如同「鏡中花」與「水中月」,它似乎是真實的,但最終還是空。這當中,我學習到:輪迴不一定意味著出生,它可能意味著任何重複的事情;內在的習性,像是我每天早上喝一杯咖啡;外在的變換,像是四季的輪替。關於未來,發現無論自己喜不喜歡,痛苦和幸福也會相伴,但它們都是有條件和短暫的,不需要擔心和恐懼未來。王貞婷/經論教理系二年級班首師父說「上網難得,上殿難逃」,第一天晚上的開示,我思考背後的含義,是不是要提醒我們在道業上用功,老實修行?佛弟子最基本的五堂功課,是讓我們對三寶虔誠、對佛法起信,身心獲得清淨;當遇到逆境時,道心還能堅定,而不是「順境時像個修道人,逆境時變成普通人」。曾子員/專修部一年級每個念頭的生滅,都提醒我成長的每一段歷程,是由諸多因緣和合而成。過去只要一想起某些時刻,就會落入思緒的輪迴,終究還是不能覺照到因緣的起落,同樣的煩惱、痛苦、難堪,一再輪播,心念也隨之起伏;經過這次的禪修,我可以看清這些曾讓我痛苦不已或開心愉悅的念頭,進而提起、放下。佛光山叢林學院,歡迎報名就讀。 洽詢電話:07-6561921 轉 3001~3002(男眾) 2050~2053(女眾) 前一篇文章 【老師的話】 提起生命的疑情 下一篇文章 【懷古慨今】 因疑契入 熱門新聞 01【詩】蠟燭2025.09.1202企業精英喜獲《365日》 願傳播善美能量2025.09.1003【詩】走過康橋2025.09.1104東禪寺供僧 信眾護教行菩薩道2025.09.1105YT創3.25億次點閱 網紅貓過世2025.09.1006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禪與文人 3-22025.09.1007【小品人間】寧靜海2025.09.1108佛光山甘露遍灑南監 啟蒙收容人孝親報恩2025.09.1109巴西佛光童軍露營 烹煮搭帳自己來2025.09.1010嚮往佛光山 佛州橘郡郡長參訪佛館2025.09.1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叢林風光】叢林迎新 學修並進 成就菩提【叢林風光】心無罣礙 找到生命的方向【叢林風光】 叢林佛子走出去 暑期實習 體證佛法真味【叢林風光】 走向世界 弘法在人間【叢林風光】短期英文佛學班 9國學子學習人間佛教【叢林風光】 叢林獅子吼傳燈人間 作者其他文章【薪火傳燈】星雲大師僧伽教育六十周年【薪火傳燈】星雲大師僧伽教育六十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