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師徐承蔭到花蓮殯儀館,看到許多感人故事和畫面,修復罹難者遺體的76三者團隊,向家屬致意。圖/律師徐承蔭提供
律師徐承蔭到花蓮殯儀館,看到許多感人故事和畫面,修復罹難者遺體的76三者團隊,集體致意。圖/律師徐承蔭提供
【本報台中訊】太魯閣號事故發生後,全國各地許多志工和救難人員趕往花蓮協助,76行者遺體美容修復團隊成員也趕赴花蓮殯儀館修復罹難者遺體,台中律師徐承蔭到花蓮關心,詢問是否需要他幫忙之處,他在殯儀館二天,看到76行者的默默付出,他感動拍下許多動人畫面,徐承蔭說,76行者團隊在靈堂,集體向罹難者和家屬鞠躬致意,他感動寫著「生命最後一刻的尊嚴:鞠躬90度的美德。」
徐承蔭說,他讀著76行者的文字札記,心中感動了一次,又哭了一次;他說沒到現場,無法體會震撼,看到他們「犧牲小我,完成大我」;成員有來自台北、台南、嘉義、高雄、花蓮,台灣各地的志工們,還有在準備消防員考試的夥伴,問她為什麼要來這裡,她只說了一句:「就是想來」。
徐承蔭感動寫下心情說:「有時候,你會決定義無反顧地做一件事,捲起袖子,一雙慢跑鞋,向阿甘一樣往前奔跑著」。徐承蔭說,他在花蓮殯儀館二天,看到76行者團隊成員,拿到愛心便當,需要有時間吃,而且蹲著吃,或邊走邊吃,在退冰室外面吃,在瀰漫濃郁燃燒金紙味空氣品質不佳的地方吃,在一排靈堂後面吃,「那你知道吃的感覺是什麼嗎?不,首先你得先體會到,餓感覺是什麼?不過,當你為修復遺體而終日專注忙碌時,也許你應該不太餓了。」
徐承蔭看到76行者成員,幾天夜不成眠,沒什麼睡,或者白天累到在牆邊,就這樣靠在牆壁上瞇一下,不一會兒,就被團隊朋友拜託先支援。他們常常一天忙碌下來,無暇上廁所。有夥伴瘦不成形,也有夥伴眼睛水腫、手腳水腫。扛個一週,不是有夥伴昏倒,就是瘦又水腫。
徐承蔭,他第一次看到人雙手包膜,原來是要進去修復遺體前,團隊夥伴夥伴為他(她)的雙手纏上一層又一層的保鮮膜,擔心自然腐化過程所生的細菌感染,看到他(她)的背影,義無反顧地走往修復室,看到這一幕,徐承蔭說有點鼻酸,為什麼要這樣犧牲奉獻,只為了自我實現,尋找對生命最後的那一份尊嚴。
徐承蔭表示,兩天的花蓮行,他才知道,原來自己可以為社會做一點有價值的事,原來自己可能可以喚醒台灣人心中的那一片綠,他們看到台灣的改變。
徐承蔭離開花蓮前,還看到感人一幕,76行者團隊列隊一字排開,將修復遺體回復生前美好樣貌,慎重地交還給家屬們,他們彼此「眼眶泛淚的90度鞠躬致謝」的瞬間定格,成為歷史,寫下生命中感動的回憶,這是生命最後一刻的尊嚴:鞠躬90度的美德。
徐承蔭說,台灣因為有大家而美好,正義與愛讓我們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