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大陸國家統計局十六日發布今年第一季國內生產總值(GDP)年增率達百分之十八點三,是去年同期低基數下,所創下的歷史新高。官方解讀稱,第一季經濟運行穩中加固、穩中向好,生產需求擴大,市場活力提升,就業物價穩定,民生保障有力,國民經濟開局良好。
路透統計,大陸第一季GDP年增率創一九九二年有紀錄以來最高;但去年第一季經濟增速為負百分之六點八,是一九九二年大陸開始公布季度GDP數據以來首次出現負值。
大陸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第一季GDP為人民幣二十四兆九千三百一十億元(約新台幣一百零七兆二千零三十三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年成長百分之十八點三,比二○二○年第四季成長百分之零點六;比二○一九年第一季成長百分之十點三,兩年平均增長百分之五點○。
國家統計局指出,百分之十八點三的經濟成長率,是受到去年較低基數以及今年員工「就地過年」工作日有所增加等因素影響;但另一方面,第一季較去年第四季成長百分之零點六,兩年平均增長百分之五點○,表明大陸經濟穩定恢復。
在其他經濟數據方面,一至三月固定資產投資年增百分之二十五點六,兩年平均增長百分之二點九。其中,民間投資第一季年增百分之二十六,兩年平均增長百分之一點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人民幣十兆五千二百二十一億元,年增百分之三十三點九,兩年平均增長百分之四點二。其中,三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增達百分之三十四點二。
市場分析認為,雖然因為疫情因素,亮眼的第一季數據並不具有可比性,但從兩年平均來看,GDP增幅仍達百分之五,同時投資、消費明顯恢復,預計經濟回升態勢仍可持續,大陸全年經濟將呈現前高後低之勢。
國家統計局指出,總體來看,第一季國民經濟呈現持續穩定恢復態勢。全球疫情仍在蔓延,國際環境錯綜複雜,具有較強的不確定不穩定性;大陸國內經濟恢復的基礎還不牢固,長期存在的結構性矛盾依然凸顯,發展中又出現一些新情況新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