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疫苗引發血栓? 醫師解釋給你聽

 |2021.04.14
4781觀看次
字級
歐洲藥品管理局證實「特殊血栓與接種AZ疫苗有因果關係」,屬罕見副作用,此類血栓為血小板過低引起。圖/法新社

【本報台北訊】日前嬌生疫苗在美國出現血栓疑慮,全面暫停施打;先前AZ疫苗在歐洲多國爆發血栓疑雲。國內醫師指出,這是因身體產生與血小板結合的抗體,促進凝血反應,導致不該產生血塊的地方產生血塊,就是血栓。

歐洲藥品管理局本月初證實:「特殊血栓與接種AZ疫苗有因果關係」,屬罕見副作用,多發生於60歲以下女性,此類血栓為血小板過低引起,但認為與染疫風險相比,維持接種仍屬利大於弊。

圖/法新社

對此說法,台灣大學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教授陳秀熙及校友團隊,今(14)日透過直播討論疫情科學新知。北榮麻醉部主治醫師顏睿誼表示,根據4月9日發表的最新資料,施打一劑AZ疫苗之後,發生血栓的機率大約是十萬分之四。

顏睿誼表示,此為免疫性的、血小板過低症導致的血栓,以32歲至54歲女性為主,目前有科學家猜測,此年齡層女性案例較多,或許與該族群為優先施打的醫療照顧主力有關。

圖/法新社

顏睿誼表示,這種血小板過低症導致的血栓,有別於骨髓造血功能不佳、血小板功能不佳的問題,是類似於肝素這種藥品引起的血小板低下。

根據中華民國血液病學會的資料,肝素引起的血小板低下(Heparin induced thrombocytopenia,HIT),是因為有抗體與血小板結合所引起,釋出促進凝血反應的微顆粒,進而增加血栓,目前並不清楚為何有的人會引起這疾病,其他人卻不會。

圖/取自網路

這類血栓會嚴重影響生命安全,該如何治療?顏睿誼指出五大方針,包括避免使用肝素、不輸血小板、使用新型口服抗凝血藥物、會診血液科專家。如果有嚴重或危及生命的血栓,例如腦靜脈竇及內臟靜脈血栓形成,可注射免疫球蛋白抑制血栓前反應。

顏睿誼提醒,如果接種後出現呼吸困難、胸痛、上腹痛、四肢腫脹、頭痛、視力模糊、牙齦皮膚或皮下的異常出血,都要盡快尋求醫療評估和照護。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