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賞析】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文/楊晨 |2021.04.12
6738觀看次
字級

文/楊晨

秋日賞菊、春迎桃花,陶淵明的田園生活,過得愜意。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淵明〈飲酒〉之五



為什麼住在城裡,卻無擾人塵囂,將心寄往山林,即能享有田園。閒來東籬採菊,夕陽斜照、彩雲繚繞間,鳥兒結伴歸巢,意境躍然紙上,就像一幅潑墨山水。

「借問遊方士,焉測塵囂外?願言躡輕風,高舉尋吾契。」這是〈桃花源詩〉最後幾句,塵囂之外原來別有洞天,於是陶淵明化作漁夫,帶我們身歷其境。

而〈桃花源記〉這位漁夫,有一天「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捨船,從口入,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因為忘路之遠近,得以忽逢桃花林,一路芳草鮮美,落英繽紛,到了山邊盡頭,發現竟有小口,依稀能見亮光,穿過之後豁然開朗。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耕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如〈桃花源詩〉:「雖無紀曆志,四時自成歲。怡然有餘樂,於何勞智慧。」時間彷彿靜止,每個人都笑逐顏開,了無牽掛。

「停數日,辭去。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誌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誌,遂迷不復得路。」簡單啊!依誌找到桃花林不就是了嗎?但漁夫起心動念,未能置心一處,依村人吩咐「不足為外人道也」,難以再覓桃花源。

〈桃花源記〉的描述,心境上別有洞天,是寫〈飲酒詩〉四年後所作。陶淵明躡輕風尋吾契,神遊世外桃源。

而王維「中歲頗好道」,亦能「談笑無還期」,在空境中流連忘返,「勝事空自知」,得「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之樂。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王維〈終南別業〉



而在〈輞川集‧木蘭柴〉:「秋山斂餘照,飛鳥逐前侶,彩翠時分明,夕嵐無處所。」王維出離了自我,如鳥兒結伴在落日餘暉下飛翔,心境好極,有個歇處。

陶淵明「飛鳥相與還」、王維「飛鳥逐前侶」,兩人去官歸隱山林,享「此中有真意」田園生活,樂得「欲辨已忘言」,不知從何說起呢!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