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本法師
行人修慈心時,若是見到種種善惡境界,或是發了各種禪定的現象,對於這些現象,皆不可執取,只要一心觀想心愛的人得到快樂的情形,讓心念能念念相續,即是修慈心的方法。
行人修慈心時,因禪定、智慧、福德、善根力等的清淨功德,一心慈念眾生,而開發三昧。由於三昧力的緣故,行人於定心中,能見到所愛的人,身心都很愉悅、受樂;而且,了了分明其臉色詳和安適的情形。
見到所愛的人受樂之後,接著又見到一般的人,甚至憎恨的人,也都享受快樂的情
形。剛開始只見一人受樂,接著十人受樂,慢慢增到千人、萬人、億人、一聚落的人、一國土的人、一個閻浮提的人、四天下的人,甚至十方世界的一切眾生,也都受到快樂的情形。
行人於定中,見到外人這些受樂的情形,內心的禪定力因而轉深,與外現的慈心相應,內心湛然不動,這就是慈相應心。受、想、行、識、五陰、十二入、十八界等法,也如此修而得相應。
問:在慈相應定中,見到眾生受樂的情形,要從一人、十人漸增,還是可以一下子全看見一切眾生受樂的情形。
答:因行人有漸、頓根器不同的差別,所見到的情形,也有不同。慈相應心,是心數法,能夠去除心中瞋恨、慳貪等的煩惱垢穢。譬如:能夠清淨濁水的明珠,放入濁水中,水就立即澄清一般。
行人用慈心的力量,去除瞋怨、捨棄惱害的心,因此讚歎慈心的功德廣大無量。慈心可分別為廣、大、無量三種境界。以慈心觀見一切眾生叫做廣,觀見四方眾生叫做大,觀見四方及上下叫做無量。破除瞋心叫做廣,破除怨恨心叫做大,破除惱怒心叫做無量。觀見所愛的人受樂叫做廣,觀見一般人受樂叫做大,觀見怨憎的人得到福報,叫做無量。
善修慈心的人,慈心是十分牢固的。剛初修慈心的人,不能叫做善修。因為真正的慈心,不是在內心愛念眾生而已,也不是對眾生好而已,也不是對一個眾生有利益而已,更不是對一方眾生有利益而已,有這些現象,都不能名為善修慈心。{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