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就跟人生一樣讓人迷惑 文/班‧歐林 |2021.04.02 語音朗讀 226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長度:7 困惑度:∞ % 圖/班‧歐林長度:7 困惑度:18 % 圖/班‧歐林長度:7 困惑度:5 % 圖/班‧歐林長度:7 困惑度:0 % 圖/班‧歐林長度:7 困惑度:31 % 圖/班‧歐林 文/班‧歐林那是個明媚的11月天,風吹落葉,彷彿冬日取下了秋天的裝飾。我正托著一杯茶,向一位當英文老師的朋友布莉亞娜(Brianna)描述一本有關數學的書。布莉亞娜聽得很專注。照她自己描述,她「不是喜歡數學的人」,而根據我的形容,她是個充滿好奇心、思考認真、單刀直入的人。幾乎就是我希望吸引到的讀者。我們聊著聊著,她突然想到某件事,是個教數學的同事拋出的謎題。她隨手抓了一張紙,在上面畫個長方形。她問:「虛線部分有多長?」我答:「7公分。3加4。」她說:「好,那這樣呢?」我答:「還是7。水平的兩段相加得4,垂直的兩段相加得3。分成多段不會改變總長度。」她說:「對。那現在這樣的虛線部分有多長?」我說:「仍然是7,按照同樣的邏輯。」她又畫一個圖。「現在呢?」「7呀……」她說:「好,那如果我們在階梯上畫出無窮多階,畫成下面這樣的形狀呢?」我皺起眉頭。這是畢氏定理,差不多每本小學數學課本裡都會提到的最古老法則:a2+b2 =c2。在這裡,a=3且b=4,就知道c=5。我這麼說。「5。對,就是這樣。」布莉亞娜像放掉麥克風般丟下鉛筆。「那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我和布莉亞娜頂著麻省理工學院、柏克萊加州大學、耶魯大學的學位。我們非常了解極限和收斂公式。我們懂得答案應該7,而不是5。但眼前這個難以理解的謎,讓我們呆住了。我感覺宇宙像是在鬧我──從我背後伸手拍我另一邊的肩膀,害我往錯的方向轉頭看。我幾乎可以聽見它偷笑,也可能只是風聲。 (待續)本文摘自《翻轉微積分的28堂課》 前一篇文章 雙髻鯊 擁有緺大髮髻 下一篇文章 鱷魚可能忘了演化 熱門新聞 01全英古蹟遺產開放日 佛光山展文化魅力2025.09.2202楓紅嵐山2025.09.2203佛光山供僧道糧 北中南總回向2025.09.2204奇妙有趣 無花果2025.09.2205紐西蘭基督城路跑 捐贈4百棵樹2025.09.2206國中小校長荒 提早退休人數增2025.09.2207【友誼長存】相約北海道2025.09.2208【生活 快門】您好,鴨!2025.09.2209似花非花 葉牡丹2025.09.2210【故事你與我】賢妻良母2025.09.22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為何政府要 帶動能源轉型沙子電池人體節奏 從光開始光學、 透鏡與應用皮蛋怎麼作?鹹蛋有科學 鹹香好滋味 作者其他文章如何聰明渡河 先跑步還是先游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