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就跟人生一樣讓人迷惑 文/班‧歐林 |2021.04.02 語音朗讀 224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長度:7 困惑度:∞ % 圖/班‧歐林長度:7 困惑度:18 % 圖/班‧歐林長度:7 困惑度:5 % 圖/班‧歐林長度:7 困惑度:0 % 圖/班‧歐林長度:7 困惑度:31 % 圖/班‧歐林 文/班‧歐林那是個明媚的11月天,風吹落葉,彷彿冬日取下了秋天的裝飾。我正托著一杯茶,向一位當英文老師的朋友布莉亞娜(Brianna)描述一本有關數學的書。布莉亞娜聽得很專注。照她自己描述,她「不是喜歡數學的人」,而根據我的形容,她是個充滿好奇心、思考認真、單刀直入的人。幾乎就是我希望吸引到的讀者。我們聊著聊著,她突然想到某件事,是個教數學的同事拋出的謎題。她隨手抓了一張紙,在上面畫個長方形。她問:「虛線部分有多長?」我答:「7公分。3加4。」她說:「好,那這樣呢?」我答:「還是7。水平的兩段相加得4,垂直的兩段相加得3。分成多段不會改變總長度。」她說:「對。那現在這樣的虛線部分有多長?」我說:「仍然是7,按照同樣的邏輯。」她又畫一個圖。「現在呢?」「7呀……」她說:「好,那如果我們在階梯上畫出無窮多階,畫成下面這樣的形狀呢?」我皺起眉頭。這是畢氏定理,差不多每本小學數學課本裡都會提到的最古老法則:a2+b2 =c2。在這裡,a=3且b=4,就知道c=5。我這麼說。「5。對,就是這樣。」布莉亞娜像放掉麥克風般丟下鉛筆。「那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我和布莉亞娜頂著麻省理工學院、柏克萊加州大學、耶魯大學的學位。我們非常了解極限和收斂公式。我們懂得答案應該7,而不是5。但眼前這個難以理解的謎,讓我們呆住了。我感覺宇宙像是在鬧我──從我背後伸手拍我另一邊的肩膀,害我往錯的方向轉頭看。我幾乎可以聽見它偷笑,也可能只是風聲。 (待續)本文摘自《翻轉微積分的28堂課》 前一篇文章 雙髻鯊 擁有緺大髮髻 下一篇文章 鱷魚可能忘了演化 熱門新聞 01【思鄉的父親】年夜飯的規定 2025.08.0702馳援旗山土石流撤離居民 佛光人送暖2025.08.0603新加坡佛光山 祝福彌陀學校考生金榜題名2025.08.0704大馬雙語禪修營 啟發修道省思2025.08.0705《365日》193萬本 全球弘揚中華文化2025.08.0706父愛如山 父餵植物人兒子蛋糕2025.08.08075.1萬人佛學會考 凝聚信仰力量2025.08.0608黑雨襲香港11小時 雨量破141年紀錄2025.08.0609慧裴法師攝影巡迴展 台北道場最終站2025.08.0610立秋養生首重潤肺 少吃辛辣冰冷食物2025.08.0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AI怎麼知道 你在哪裡?高雄壽山科技導遊 等你打卡植物也會散熱昆蟲體溫調節祕密國父孫中山先生動物裡有超級奶爸 作者其他文章如何聰明渡河 先跑步還是先游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