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月解謎 全食太陽折射 |2021.04.01 語音朗讀 382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月球本身不會發光,因為太陽光反射緣故,看起來偏向藍色、藍白色。圖/法新社紅月高掛在美國加州洛杉磯的聖蓋博山。圖/法新社紅月在東、西方一直被視為不祥之兆,但其實是常在「月全食」時發生的天文現象。圖/123RF 【本報台北訊】日前有不少民眾拍下俗稱「血月」的紅色月亮,讓不少民眾印象深刻,更有不少人直呼好可怕,擔憂是不是災難的前兆,其實月亮並不是只有「白色的」,紅色、黃色,甚至是「藍月」都是常見現象,每每出現,都會引發熱烈討論。「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唐朝詩人李白的這首五言絕句〈靜夜思〉,讓人對月光有諸多想像,月亮到底是什麼顏色,從古到今都引發很多討論,其中古詩十九首中,一句「明月皎夜光」,更是月色皎白的形容詞。但其實月球表面為灰色,其本身並不會「發光」,而是受到太陽的照射,再將太陽光反射到地球,人們才能從地球看到光亮的月亮,當空氣中的塵埃、水氣較少,太陽光可順利抵達地球,那麼民眾肉眼所及的月亮,大多都是白色,甚至還會偏向藍色、藍白色。血月帶來災禍?月全食引起的月亮本身不發光,全靠太陽的反射光,當空氣中的顆粒較多,部分色光會散射掉,看起來就會偏黃,有時還會偏橘。有趣的是,月亮甚至有「紅色的」,且出現不只一次,自古流傳「月若變色,將有災殃」,被形容成月色如血的「血月」,在東、西方都一直都被視為不祥之兆。但氣象局表示,其實過去血月多半出現在「月全食」時。主要是因為月光都靠太陽光反射,但當月全食發生時,月亮被地球陰影遮住,太陽光無法照射到月亮上,而太陽光經過地球大氣層時,陽光中的紅色光折射到月球上,導致月全食出現「紅色」的狀況。而這種「血月」,看起來多半較亮,且顏色更紅。藍月非藍色為當月第2次滿月 今年五月二十六日有一次月全食,屆時將有機會看到血月;此外,十一月十九日的月偏蝕,也有機會看到,不過月偏食的「血月」狀況可能沒有月全食來得明顯,月色可能會稍微白一點。除了血月、黃月以外,最常聽的還有藍月(blue moon)。不過藍月可不是指月亮是藍色的,而是國立月的月頭、月尾各出現兩次滿月,就被稱為俗稱的「藍月」。其名稱的由來,是因「藍月」在西方有千載難逢的意思,也出現「Once in a blue moon」這句英文諺語,不過每月第二次滿月的月亮,並不會真的變成藍色的。不過實際上,藍月並不是一個天文現象,而是因曆法計算問題,月球公轉周期是二十九點五天,農曆每隔二十九或三十天會出現一次滿月,但國曆每月則有三十或三十一天,當月初一日或二日滿月,就會在月底出現第二次滿月,而藍月平均每二年至三年才會出現一次。 前一篇文章 繳納期回歸1個月 5月報稅季免出門 滑手機可認證 下一篇文章 長賜號脫困 超級月亮助攻 熱門新聞 01【詩】蠟燭2025.09.1202【詩】追光者2025.09.0803【論愛談情】AA制 是平等還是計較?2025.09.0904【視覺DJ】礁石間的驚喜2025.09.0705【閃文集】從情書到文學的永恆之花2025.09.0906非漢語系協會創會法師 訪瑞典佛光山2025.09.0807南天寺供僧 願平安幸福照五洲2025.09.0808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禪與文人 3-12025.09.0909星雲大師全集⑲【佛教管理學②】佛法的管理法⑳2025.09.0710西來寺菩提盃競賽 英文共修社群增長智慧2025.09.09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開挖土機遊大陸 填坑修路做好事火星生命跡象 最有力證據現蹤中美防長通話 董軍:「以台制華」必挫敗創意水果旅館 住進火龍果運動部揭牌 李洋領軍台灣體育開創新時代從受助到助人 小學善念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