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救援任務進到「關鍵階段」,船艏卡住土堤情況也開始鬆動,「長賜號」今天有50%機會脫困。圖/法新社
【本報綜合報導】長榮貨運輪「長賜號」(Ever Given)堵在蘇伊士運河(Suez Canal)上進入第6天,造成雙向航道嚴重阻塞。參與救援的荷蘭Boskalis公司執行長伯道斯基表示,救援任務進到「關鍵階段」,當地時間周一(29日)清晨4~5時(台灣時間29日上午10~11時)是關鍵時刻,重點是船底下的泥沙,「我們有50%成功機會」。
最新消息指出,目前船艏受損、海水淹入隔艙。另外埃及總統塞西(Abdel Fattah al Sisi)也下令,如果讓貨輪移動的行動再失敗,就要準備卸除長賜號上的貨櫃,以減輕其重量。
埃及總統塞西下令,如果讓貨輪移動的行動再失敗,就要準備卸除長賜號上的貨櫃,以減輕其重量。圖/資料照片
根據《彭博》報導,貝仕船舶管理公司(BSM)發言人指出,由於長賜輪船艏在救援行動中受損,海水淹入兩個隔艙之中,目前正使用大功率的抽水機將水抽出,使船舶保持穩定。
救援團隊寄望本周的春潮能協助長賜號脫困,隨著救援任務進到「關鍵階段」,《路透》報導,救援團隊已於28日開始輪流進行清淤和拖船拖曳作業,目前已挖除2.7萬多立方公尺的泥沙,船艏卡住土堤的情況也開始鬆動,將有助於接下來的救援行動。
BSM稱,一旦長賜號脫困、能夠移動,將會評估並決定船隻狀態是否適合航行運河。除此之外,由於長賜號上有1萬8300個貨櫃,埃及總統塞西稍早也下令,若移動長賜號的行動「再失敗」、就要準備卸下部分貨櫃為船身減重,但蘇伊士運河管理局負責人雷比(Osama Rabie)指出,自己並不希望此事成真,因為一旦卸貨,代表長賜號脫困還有得等。
長賜號自23日起堵住蘇伊士運河,目前在運河兩端等待的船隻至少有327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