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邱小姐二十九歲,因為全身抽搐送到急診,抽搐停止後,目光呆滯、記憶力變差,不僅無法工作,還常常喃喃自語;李先生六十歲,最近這幾個星期兩隻腳愈來愈麻痛,走路也愈來愈不穩;經過診斷後,邱小姐因為卵巢畸胎瘤引起抗NMDA受體腦炎,李先生則因小細胞肺癌導致感覺神經病變。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神經內科醫師周友芳表示,邱小姐和李先生的腫瘤部位都不在神經系統,卻能引起神經系統的異常,例如癲癇、記憶力變差、精神症狀、小腦或周邊神經病變,這就是腫瘤伴生神經症候群;發生原因與腫瘤發生部位、轉移處、併發症及治療副作用無關,常在腫瘤尚未被發現,就會引起神經系統異常。
腫瘤伴生神經症候群發生機會和症狀,依腫瘤種類而不同,最常見的是「藍伯─依頓肌無力症候群」,占小細胞肺癌的百分之三、重症肌無力,占胸腺瘤的一成五;認識腫瘤伴生神經症候群很重要,因為它可能是腫瘤的初始症狀,若能藉此早期診斷、治療癌症,可以增加患者的存活率和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