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六十三歲周女士,前年起出現劇烈牙痛,到牙科診所就診,一連拔除數顆牙齒後,疼痛仍未緩解。劇痛反覆,總是突如其來,發作時每每讓周女士痛不欲生,周女士因此長期失眠,抑鬱寡歡,生活大受影響。經台北慈濟醫院核磁共振檢查,診斷為「三叉神經痛」。在與周女士討論過後,神經外科主任徐賢達為其施行「神經血管減壓手術」,術後周女士重拾笑顏,恢復正常生活。
徐賢達指出,三叉神經有三分支,分別通往眼部、上顎及下顎,主管臉部感覺,一旦出問題就會以痛覺呈現。臨床上,三叉神經痛分為原發性及繼發性:原發性三叉神經痛係因神經不正常放電所致;而繼發性三叉神經痛,如腫瘤、病毒感染、帶狀皰疹等都是可能原因。據統計,原發性三叉神經痛好發年齡於四十歲以上,女性略多於男性。
徐賢達指出,治療三叉神經痛以藥物治療為主,八成以上患者可因藥物而得到緩解。然而「神經血管減壓手術」並非適用所有三叉神經痛患者,若屬繼發性及三叉神經未受血管壓迫者,需與醫師討論其他適切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