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庫探底 遺址文物水落石出 |2021.03.21 語音朗讀 522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台3線早期路線經過鯉魚潭淹沒區,乾旱讓水庫邊的電線桿浮現。圖╱取自網路苗栗縣永和山水庫底的永安橋,最近第一次重見天日。圖╱林桔春提供南投縣議員石慶龍在日月潭潭底,發現玻璃瓶門檻,疑似邵族水社聚落遺址。圖╱石慶龍提供 【本報綜合報導】半世紀以來最嚴重的乾旱,導致台灣各地水庫持續探底。水情告急,也讓許多被淹沒的岩石、林木重見天日,甚至聚落遺址和獨木舟等文物也因此而「水落石出」,令文史工作者相當驚喜,縣市文史單位也利用機會探勘,留下紀錄,希望保存珍貴的水下遺址。日月潭水位下降到海拔七三八點四公尺,較平常水位低了十公尺,附近水社地區黃姓家族發現潭底清朝時期古厝殘存牆角。邵族文史工作者石慶龍則在涵碧半島附近,發現日據時期組總督府專賣玻璃瓶、石板等建築材料,研判是邵族水社遺址。日月潭 邵族水社聚落出水石慶龍說,邵族人在水社地區曾有聚落,日據時期興建日月潭第一發電所,水社聚落被畫為蓄水範圍,族人被迫遷移,一九三四年發電廠完工,聚落也被潭水淹沒。日月潭伊達邵最近也在潭底發現一艘邵族特有獨木舟,由族人拉出水面後,老人們指出,原來是二十年前,仿照古代公船打造的大型獨木舟。文史工作者表示,獨木舟是邵族往昔的交通、漁撈最主要工具。獨木舟由一整根大木頭雕鑿而成,造舟前要由女祭師祈求祖靈庇祐,漁撈用的獨木舟較小,而作為交通工具的較大。南投縣文化局已派人會勘,若文資審議委員會審議通過,會列為古蹟,就地保存。這些遺跡平時在水下,但會設立告示牌說明,提醒相關單位注意,在日月潭施工或疏濬時,避開這段區域,避免破壞遺址。供應苗栗、台中用水的苗栗縣鯉魚潭水庫,三十多年前建水庫時,大湖新開村許多土地被徵收,村民舊家園逐漸隱沒在水底,還包括被視為台灣西部發現最古老的「網形文化」史前遺址。今年旱象嚴重,水庫蓄水率跌破百分之十五。多年前沒入水中的舊台3線公路、史前遺址及廟宇「重見光明」。鯉魚潭 3根電線桿全到齊「日月潭水庫有九疊蛙,鯉魚潭水庫有三根電線桿。」新開國小單車教練岳中城說,過去都只能見到水庫邊的一根電線桿,今年相距數十公尺的三根電線桿都已現身,可見缺水嚴重。大湖鄉長胡娘妹表示,這次水庫見底,舊台3線公路也浮現,黃色的道路分隔線都還可見,尤其網形文化遺址又重現,鄉內青農特別用空拍機去拍攝乾涸的庫區,盼為家鄉文史留存紀錄。苗栗縣在地攝影工作者林桔春長期記錄永和山水庫的風光,也不知道水底有這一座永安橋,構造的外觀還相當完整,他驚嘆又感慨,永安橋泡水在永和山水庫四十一年,乾旱讓橋第一次重見天日。永和山 永安橋41年首現蹤此外,永和山水庫滿水位被淹沒在水下的廖家古厝,已露出一年以上,四周長滿雜草,很難想像古厝所在的「水底世界」。曾文水庫蓄水率持續下探,庫底乾涸,日前驚現數十坑洞,分別呈現呈漏斗狀或圓形,最大坑洞直徑和深度達二公尺。南區水資源局副局長鄒漢貴表示,坑洞是機具清淤底泥時所留下痕跡。一九六七年曾文水庫動工,紅花村民被迫搬遷至和平大埔等村或遠走他鄉,如今曾文水庫乾涸也讓原本住戶的灶、水井重現天日。北市為建造翡翠水庫,當地碧山村民全數搬離家園,一九八六年翡翠水庫啟用,碧山國小與傳統三合院聚落全沉沒水底。碧山國小第八屆校友、今年七十二歲的林禮樂表示,當年石碇鄉原有十三個村,碧山村人口最多,但由於翡翠水庫興建,全村遷至二公里外的格頭村,也就是現今碧山派出所附近;而碧山國小在水庫開始集水後也被淹沒,直到二○○二年時,才因乾旱重新浮出水面。 前一篇文章 台灣的女性諾貝爾 穿越颱風 林依依獲傑出科學家獎 下一篇文章 最多落後24分 佛大驚奇逆轉 力擒文化奪季軍 熱門新聞 01【悅讀人生】 與羊共舞2025.09.0502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禪堂的生活與清規 4-42025.09.0503佛大、南華校長 回山禮拜星雲大師 2025.09.0604達拉斯講堂跨宗教午餐會 祝願世界和平2025.09.0505【詩】追光者2025.09.0806無電照明 阿凡達夜光植物成真2025.09.0507白露養生潤肺防敏 保溼防晒多喝溫水2025.09.0508《僧事百講》英文版套書 叢林常識廣宣國際2025.09.0509電動車到底安全嗎?2025.09.0510畫廊外牆 壁畫吸睛2025.09.0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中美防長通話 董軍:「以台制華」必挫敗創意水果旅館 住進火龍果運動部揭牌 李洋領軍台灣體育開創新時代從受助到助人 小學善念循環柯文哲交保控冤獄抄家 北檢將提抗告為動物開路 人與自然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