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陳聖綸
01 宜蘭縣三星國中校長張煇志,2018年開始推動假日學校,安排職業試探課程,並教導實作訓練等技能,讓中輟生重返課堂,去年獲師鐸獎,也成為教育家部落格人物典範。只要確定對孩子有益,就立馬去做的他說:
「只要對的事,我不能在意別人怎麼看,只能要求自己,遇事勇敢承擔,為孩子堅持。」
02 身心靈產業公司Mindvalley創辦人維申.拉克亞尼(Vishen Lakhiani),專門在網路上提供正念、健康和效率等學習影片,至今累積逾200萬名學生,並幫助許多企業家在管理方面能有所精進。他表示:
「如果你沒辦法贏,那就扭轉規則。如果你無法改變規則,那就忽略它。」
03 美國串流媒體Netflix創辦人馬克.倫道夫(Marc Randolph)在一場演說上,分享他是如何利用實踐力,將一間DVD租借小店,躍升為年收入超過201.6億美元(約新台幣5658億元)的串流媒體巨頭。他鼓勵創業的年輕人:
「不斷地將想法付諸實踐,從中找到缺陷 。一旦你的想法問世,隨著人們對它的關注和參與,你就會發現其中的缺陷,進而去反思、再規畫、重構框架。」
04 新巨輪協會理事長陳安宗,希望化解社會對身障街賣者的汙名化,以及改善身障者工作困境,去年正式展開身障者餐車經營,讓許多原本對未來毫無希望的身障者,再度對生活燃起熱情。他說:
「有了實踐想像的能力,人們就會開始變得勇敢。」
05 揚名國際的台灣導演侯孝賢,去年在金馬57頒獎典禮,榮獲終身成就獎肯定。他曾在一場記者會上提到,拍電影就是憑著一股信念,如果沒有從前堅持的自己,也就沒了現在的他。侯孝賢說:
「我相信無論哪一件事情、哪一種行業,只要從頭到尾一直做、一直做,自然會形成一個動人之處,一種熱情和一份堅持。」
06 台灣西南沿海的製鹽產業已經式微,但85歲凃丁信仍堅持在台南縣北門鄉井仔腳瓦盤鹽田,重現早期鹽工晒鹽、收鹽的場景,並透過解說讓遊客認識台灣長達338年的晒鹽文化。為了傳承文化,捨不得退休的凃丁信說:
「古早人沒味素、沒糖都可以,但不能沒鹽!每一個人都要吃鹽才能生存、才不會生病。」
07 國立宜蘭大學去年舉辦畢業典禮,休閒產業與健康促進學系畢業生張焰灶已高齡91歲,是宜大創校以來最年長的畢業生,堪稱「活到老學到老」的最佳典範。他表示:
「這個社會變動很快,不斷在進步,每個人都要努力打拚,透過不斷進修來提升自己,免得落後別人太多。」
08 台北榮民總醫院兒童外科醫師劉君恕,曾率領團隊遠赴越南協助肝移植手術,寫下越南最小年紀肝移植紀錄,受贈者是年僅11個月大的女嬰。去年7月,劉君恕更為越南國家電視台女主播黎雲臺妝9個月大的女兒,進行活體換肝手術,成功救回小生命。他說:
「壓力重也寧可堅持下去,因為人生這樣走過來,回過頭才會覺得精采。」